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紓困4.0未納企業營運補貼 恐加速企業倒閉

  • 工商時報 陳至雄
餐飲業不敵疫情紛紛停止營業。圖/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提供
餐飲業不敵疫情紛紛停止營業。圖/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紓困4.0方案將於6月4日公布實行細則,但就目前得知的規劃版本,對攸關企業生死的營運補貼方案隻字未提,這讓目前受到疫情多方夾殺的餐飲業者急跳腳,今年的疫情來得又急又嚴重,這與去年尚可營業,部份營收短缺的情況是完全不一樣,雖然採取直接發放兩萬元的薪資補貼,但業者現在面對幾乎停業狀況下,卻無法獲得企業營運上的救命資金,坦言這樣中小型商家根本無法生存。

自從宣布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14日後,對於依靠顧客上門消費的餐飲及零售業者,無疑是宣判了死刑,目前營運只剩靠外帶、外送維持只剩一、兩成的營收,讓業者在繼續營業及停業中兩難,在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最新「連鎖加盟店受疫情影響」調查報告中,有124家連鎖總部,3062家門市中,其中2292家門市處於幾乎停業或完全停業中,而在產業類別上餐飲業佔了65%、非餐飲及周邊廠商則有35%,除了要面對業績幾乎歸零外,相關人力安置、房租、水電支出等,讓業者陷入開門營業就面臨虧損,不營業又擔心員工生計的兩難抉擇。

商場店家業績只剩不到一成。圖/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提供
商場店家業績只剩不到一成。圖/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提供

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吳永強表示,期望疫情紓困政策能夠更貼近目前企業需求,營運、人員薪資與房租佔企業最大成本比,對於企業薪資補貼,比照疫情禁止商家營業下的日本(12個月)及英國(80%) 新加坡(70%),不難發現企業紓困的範圍跟額度都比台灣寬鬆的多,建議視企業實際薪資支出,訂出一個合理的補助比例,以去年40%比例來算,企業除了要支付剩下的薪資外,還要負擔員工勞退及健保費用額外支出,這整體比例將佔薪資80%,遑論房租與營運資金並沒有涵蓋在紓困計畫中。

在本次調查中,發現餐飲業首當其衝受害最重,但連帶許多像周邊原物料、餐飲設備商、餐飲業服務商都因為餐飲業重創而受到連帶影響,也急需紓困補助,盼望政府能夠放寬紓困認定,針對這些餐飲產業鏈相關企業,能夠同納入紓困範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