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利率基準即將退出歷史舞台。中國市場利率自律機制工作會議1日召開,要求積極推動金融機構美元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即日起各金融機構可參考推薦的相關協議文本簽訂美元浮動利率貸款合約,也可結合實際情況對文本內容進行適應性調整。
路透報導,多家銀行因合謀操縱利率而被罰款數十億美元之後,LIBOR正逐步退出歷史舞台。12月31日之後將不允許簽訂以LIBOR為參考利率的新合約,不過現有的一些美元LIBOR合約將持續到2023年年中。
英國金融監管當局今年3月對LIBOR退出的有關安排予以明確,日前並鼓勵銀行業者從6月中旬開始為衍生品合約定價時棄用LIBOR。美國紐約聯準會總裁5月中旬亦敦促企業認真對待從LIBOR向SOFR過渡。
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刊登新聞稿稱,會議還強調,要優化存款利率監管,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引導金融機構自主合理定價。此外,督促金融機構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穩定市場預期,督促各類放貸主體抓緊明示貸款年化利率。
會議指出,人行已指導利率自律機制研究形成了境內美元浮動利率貸款的推薦協議文本,境內LIBOR衍生品相關協議文本正在徵求各方面意見,將於近期發布。
推薦協議文本分別適用於新簽訂參考美元Libor的合約、存量參考美元LIBOR合約和新簽訂參考有擔保隔夜融資利率(SOFR)的合約。
人行稱,當前利率定價秩序總體穩定...金融市場運行平穩,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為中樞波動。國際基準利率改革持續推動,境內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相關工作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