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台灣爭取國際疫苗議題,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王子陶今天透過臉書表示,德國政府已努力促成台灣購買BNT疫苗,但契約簽訂與否及條件,並非在政府的掌控下,而是取決於契約雙方。
日前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我國與德國BNT談判購買疫苗,但BNT要求簽約新為稿中的「我國」兩字,改為「台灣」,疾管署更改後,BNT又要求重新評估,因此購買時程延宕。
王子陶表示台灣透過優秀的健康與衛生措施,控制住疫情,但近2周,卻仍遭Covid-19疫情的襲擊。疫情的控制,除了全體人民從上而下一致的努力,還得加上一點點的運氣。
王子陶認為,透過政府與人民共同的努力,必能再次控制住疫情,他感謝許多各界人士,尤其是醫護人員,不眠不休站在第一線執行任務,自身亦承受著莫大的風險,全心全意致力維護全民的健康。身為在台的外國人,也受惠於台灣人民高度的自律與投入。
德國方面注意到台灣近期對疫苗取得的爭議,王子陶強調:「請相信,德國政府,特別是聯邦經濟部部長Altmaier本人,對於台灣與BioNTech間持續的溝通協調,盡了好一番努力。」
王子陶說:「契約簽訂與否與條件,並非在政府的掌控下,而是取決於契約雙方。倘若契約雙方能夠達成共識,聯邦政府自然樂見其成。」
德國是COVAX計畫中第二大國際捐款國,而台灣透過這項計畫,至今已自費購得60萬劑AZ疫苗。
王子陶期許,有來自不同廠牌、足夠的疫苗,包含BioNTech,儘快進口到台灣,屆時,即使隨著感染率下降,民眾能依舊維持高度的注射疫苗意願,在這次疫情受到控制後,能比先前站得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