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比較基期較低與石油、農業品價格上漲,韓國5月消費者通膨率加速到逾九年新高,也令韓國央行面臨緊縮貨幣政策壓力正在升高。
韓國政府周三(2日)公布數據指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6%,創2012年4月以來最大增幅,並符合市場預期。至於4月消費者物價則年增2.3%。
去年5月,受到新冠疫情對需求與供應鏈造成衝擊,導致韓國曾陷入通貨緊縮。
韓國財長洪南基(Hong Nam-ki)解釋,5月通膨攀升主要是受到比較基期較低,農產品供應鏈出現暫時性受阻,以及油價大幅上漲所致。他還強調,為了避免通膨風險成真、韓國政府將盡力降低通膨預期,並且採取行動穩定物價。
周三數據顯示,包括農業、家畜與魚類產品等以及石化製品等成本各自激增12.1%與23.3%。排除波動性高的能源與食品價格後,韓國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則年增1.2%,也締造2018年11月最大增幅。
韓國央行上周曾維持基準利率於0.5%歷史低點不變,不過卻調高經濟前景評估,並預測消費者通膨將上升,這也暗示它最終將開始緊縮貨幣政策,結束疫情時期的創紀錄低利率。該央行還預估2021年全年通膨將達1.8%、2022年為1.4%。央行總裁李柱烈當時表示,面對通膨持續加速和經濟失衡風險增加,正準備撤回在疫情期間實施的龐大刺激措施。
ANZ研究機構指出,韓國央行上周釋出的訊息,顯示貨幣政策鴿轉鷹的跡象已逐漸增強,凸顯疫情引發的相關風險正在消退,這是政策緊縮的必要先決條件之一。它還預期該央行將在2022年第一季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此外由於疫苗施打速度超出預期,也為韓國最快將在今年第四季首度升息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