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爆發 COVID-19 嚴重影響經濟。台灣今年疫情加重,全國開始實施三級警戒,各行各業皆受到空前的影響。但隨著三級警戒即將逐步解封,企業的行銷又該如何規劃以掌握此波報復性消費呢?
專門協助企業規劃與執行行銷專案的「我如何整合行銷有限公司/How Project」( howproject.com.tw )表示,其實從台灣去年( 2020 )疫情解禁的經驗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當消費者從被壓抑的情緒中得到釋放後,所爆發出來的消費能量是遠超過疫情前的!
這種報復性的消費(或稱補償性消費),是因為消費者壓抑一段時間後,透過犒賞自己的方式來達到改善心情,甚至會比以往做出更多的消費,從以下的數據分析中可以得到印證。
台灣在 2020 年 2 月至 5 月是受疫情影響的高峰,有些景點的旅客人次跌至往年的 20% 。
但在 5 月 25 日疫情指揮中心頒布防疫解禁標準之後, 6 月份的旅遊人次隨即就比 5 月成長了 100 %。
接著政府在 2020 年 7 月開始推行旅遊補助,在這補助的 4 個月中,旅客人次甚至比疫情發生前的 2019 年成長了 100 % 以上。即使是過了旅遊補助的 11、12 月,旅客人次也幾乎回歸到以往沒有疫情的時期。最後在從整年度的旅客人次來看,2020 年全年的旅客人次,也與疫情發生前的 2019 年相差不遠。

另外從「來臺旅客人次」統計表中可以發現, 2020 年來台的旅客跟 2019 年相比,僅剩下 12% ,可以看出台灣在 2020 年的旅客幾乎皆為國人。由此可見,接下來的報復性消費,將會以國人為主要消費族群。
有了以上的數據,那企業的行銷又該如何因應規劃呢?How Project表示,消費者經過二個月的三級警戒壓抑,後續防疫措施逐步鬆綁時,台灣將進入報復性消費的階段,企業更需善用以推力為主的行銷策略(聯盟式行銷,集客式行銷,品牌行銷,線上行銷)以及有效率的行銷服務及工具,如Google GDN、SEM,社群軟體的廣告,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自家的產品與服務,並同時增加優惠方案,促使企業業績成長。
企業在今年疫情中受損加重,但在疫情過後的後疫情時代中,如何接住這波報復性消費,對企業來說,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首先針對你的需求與產品,再來必須善用各種行銷工具與管道,最後
設計出完善的行銷策略與全面性的佈局,提供用戶有效的內容經營,把握住此波消費浪潮,企業的營業額不但能回復到以往的水準,甚至能補回過去損失的營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