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貧窮村落致富 集體經濟賺錢大家分-白沙村

  • 工商時報 戴有良
白沙村全民經濟集體富裕。圖/工商時報提供
白沙村全民經濟集體富裕。圖/工商時報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大陸有所謂「經濟百強縣」,意指經濟實力強大的縣級單位,大部分落於沿海地區,依靠加工出口創造經濟效益,例如江蘇的昆山、福建的晉江。河北省武安市則是另一種典型,緊靠太行山,以礦產起家,公辦企業帶動就業與經濟蓬勃發展。

武安市只是個縣級市,目前在大陸百強縣排名第51。下轄22個鄉鎮,其中淑村鎮的白沙村,全村面積才5平方公里,而且山區缺水,十年九旱,自古就是貧窮之地。該村目前卻有卅多個村營企業、一個農業科技園區,村民95%在村裡各企業上班。

到了年底,720戶、2,904口人,除了各自的薪資之外,再依照所在企業的利潤來分成,村民平均年收入達到8萬人民幣,比台灣大學畢業生的月薪26K還高。

白沙村體育館。圖/工商時報提供
白沙村體育館。圖/工商時報提供

這個小村子可以說把「共產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村集體土地共同開發使用,年底像是股東會一樣發錢,還會配發米糧麵粉、魚肉蛋酒等物品,60歲以上老人每個月又有200元人民幣的養老金。

有趣的是,這個村落在數百年前,是河北省數一數二的貧窮村落,現在集體富裕起來,不只「吃得飽」,更轉向「吃得好」,村裡還建了圖書館、文藝教室、演播室等硬體設備。很多村民外出讀書,畢業後又回到村子裡工作,向心力很強。

靠礦產吃飯總有吃光的一天,白沙村又發展橫向的加工產業廿多種,新建的農業科技園區,則是針對抗旱、耐低溫的果樹蔬菜,研究配種改良,結合豐富的礦產資源與畜產場,完成肥料、蔬果與肉品輸出的一貫化使用。

文教推廣設置幼兒園。圖/工商時報提供
文教推廣設置幼兒園。圖/工商時報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