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退休,國人的態度也各不相同。Yahoo奇摩推出「退休理財白皮書」,從退休滿足程度歸納出6大退休態度類型,根據占比高到低排名,依序有:會訂定理財計劃並按部就班執行的「穩健規劃型(27%)」、退休後會繼續工作及學習的「退而不休型(21%)」、收入只能應付當下支出,而無暇再投資規劃的「掙扎求生型(19%)」、想提早準備退休卻不知如何下手的「尋求協助型(16%)」、認為活在當下才是王道的「隨性佛系型(10%)」、以及很早開始退休投資準備的「超前部署型(7%)」。
Yahoo奇摩「退休理財白皮書」將國人分成不同年齡族群進行調查,包括年輕世代(20至29歲)、青壯世代(30至49歲)及熟齡世代(50歲以上),Yahoo奇摩調查發現,近五成的人需要退休準備協助,「超前部署型」與「穩健規劃型」加起來僅占34%,顯示真正有為退休做好準備的人仍有大幅成長空間,且有將近一半(45%)的人是需要協助的「掙扎求生型」、「尋求協助型」、與「隨性佛系型」。
而「超前部署型」與「穩健規劃型」多為男性、高收入族群,且年長者比例較高,以50至59歲之間為大宗,投資股票比例也相對較高。
此外,退休準備態度、行動力與收入息息相關。平均年收入最高為「超前部署型」及「穩健規劃型」,而「尋求協助型」及「掙扎求生型」以平均年收入較低的年輕、青壯世代、小資族占多數,顯示台灣民眾的退休準備也呈現M型化。
而在最辛苦的「掙扎求生型」當中,壓力值居冠。Yahoo奇摩調查表示,此類型中有半數為青壯年世代(50%),因收入低、退休準備不足而蠟燭兩頭燒。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王儷玲指出,「『掙扎求生型』的人應該更主動尋求協助。在理想的社會,『穩健規劃型』跟『尋求協助型』應該都要達3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