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重創旅行業生機,以實踐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和公司治理(G)永續投資策略的綠色冀泉社企攜手南和旅遊,雙方簽訂「森度旅行」(森Do旅行,付諸行動種樹趣)合作協議,支持綠色冀泉社企以樹養「球」計畫—護育地球,推廣幼兒足球發展。
在傳產接班、轉型創新70年金龍神紙行方顯松董事長、國立台東大學育成中心經理楊春桂的見證下,南和旅遊第二代經營者翁琳育、綠色冀泉社企創辦人陳宇華,簽訂合作協議。

圖/綠色冀泉社企提供
森度旅行首先獲得劍湖山董事長尤義賢支持,尤董事長以景觀造園專業,已經在劍湖山栽植13萬棵喬木和灌木,綠覆率超過53%,對於森度旅行遊客在劍湖山種下台灣原生樹種,有「台灣紅寶石」之稱的台灣牛樟公益森林樂觀其成,10月3日南和旅遊總經理翁琳育帶領全公司員工及親屬前往歡樂開辦,親子種樹感受大自然的喜悅,闔家體驗手做diy原木筆的樂趣。
活動圓滿完成後,除了留下歷史畫面上傳區塊鏈外,劍湖山董事長尤義賢熱情邀請綠色冀泉與南和旅遊進駐劍湖山,共同打造「綠色學堂」,持續擴大推動森度旅行,希望號召喜愛環教及遊樂園行程的家庭、生態輕旅行的個人以及企業員工積極參與,當遊客日後再回到劍湖山時,自己手種的小樹將回報長成茁壯成樹歡迎返園。
綠色冀泉社企創辦人陳宇華表示,愈來愈多人認同種樹是參與氣候行動最容易的方式,有更多的企業選擇以種樹做為CSR或企業家庭日共同活動,但很多人種樹之後就不知道樹況如何。綠色冀泉社企與台東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合作研發「加樹APP」,讓種樹者可以定位追蹤也可以獲得樹據,每場由綠色冀泉規劃主辦的種樹活動,資訊都會上傳聯合國Plant for Planet為地球種樹計畫。

森度旅行誕生的公益森林,還能持續延伸效益,它的自然落枝落葉可以做為文創商品,其所得的三分之一將用於支持在地幼兒足球隊,三分之一繼續用於全台種樹,三分之一則用於幫助樹後微創家創收而免於貧窮。本次活動的樹牌跟立牌都是廢材再利用的作品,令在場所有人為之驚艷。
綠色冀泉社企2015年創立,2018年獲選亞洲百大社會企業,從台東開始推廣「以樹養球」計畫,依循資源循環零廢棄理念,將自然落枝落葉製作文創商品,獲利回饋發展基層足球運動,「以樹養球」計畫績效已在台東縣內多所小學呈現,今年五月複製到宜蘭,再透過南和旅遊森度旅行計畫,要讓每場旅行都能留下永續。
南和旅遊集團於成立至今42年,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教育旅行達人及企業家庭日好評合作單位。以高雄為根據地,擴展全台六大據點、自有遊覽車隊及九人小巴超過百台,每年服務的學生團超過30萬人次,企業家庭日超過3.8萬人。二代接班的翁琳育總經理不僅傳承長輩經營智慧於疫情中穩紮穩打,除發揮年輕人的創意擴展線上商機外,看見ESG趨勢,率業界之先:「未來一定是生態旅遊市場,現在開始行動才有未來,」直接定位南和旅遊成為全台第一家以行動實踐生態旅遊的旅行集團。
森度旅行由劍湖山世界首發,也即將在7-11 i-bon上架,「以子之名種下的樹,將在遊樂園等你回來親近!」以樹養球積極作為將於國際發聲。
森Do旅行www.nanho.tw/MD1261878_170819;綠色冀泉社企 www.ghsgb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