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雜誌跟音樂平台的調查,2021年,台灣Podcast市場在疫情中成長。除了專業人士可以透過Podcast節目打造個人品牌,公營單位與企業也開始嘗試以Podcast作為數位行銷其中一項,像是工業技術研究院「科技解壓縮」、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老師開麥拉」,台灣彩券的「台灣彩券開獎Bar」等等,都透過聲音行銷做品牌形象,走出專業的室內框框,用聲音拉近與大眾的距離。
擁有27年廣播節目製作資歷的宛志蘋,從廣播跨界Podcast企劃顧問,節目製作的精華帶入Podcast教學。宛志蘋表示:「以想做個人品牌的素人來說,還沒有網路知名度,更沒有太多製作及廣告預算,一個好的節目企劃,可以幫助你完成節目。只要掌握住三個重點:「主題」、「形式」、「節目名稱」,素人都能輕鬆上手!
適合的主題
以自己的專業技能或是興趣為核心,在發揮上有七成都是現有的知識,呈現上可以輕鬆上手也有自信。如果沒有特別的專業或是主題,志蘋運用曼陀羅思考法,幫助學員找出一次想出64集的主題。
節目的形式
形式包含了,每集節目時間的長短、節目更新的頻率,單人主持還是雙人主持等等,節目的形式,通常在確定主題之後規劃。
節目名稱
節目名稱常常讓很多podcast卡關,光想名稱就想了一個月,其實在主題與形式都確定之後,節目名稱就可以依照前兩項來發想,很快就能寫出精準又合適的節目名稱。
宛志蘋也提到:「一個成功Podcast節目,包含節目主題的設定,主持與訪談技巧,主持人的魅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其次才是設備的選擇。」宛志蘋的教學經驗豐富,除了自己入圍過五次廣播金鐘獎,協助學生獲得廣播金鐘獎。曾為金融研訓院、勞動部發展署、中國生產力中心、新創學院、青年職涯發展中心等擔任Podcast課程行銷講師,目前是工研院行銷傳播處、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Podcast節目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