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能聯網汽車、智慧電動載具及無人機應用趨勢等三大主軸
交通是城市運輸的動脈,而科技與運輸載具的整合,除提供民眾便利生活的同時,更是促進相關產業升級的重要推手,因應5G、IoT與AI等創新科技的來臨,交通產業面臨世代交替的考驗,近年全球吹起智慧車風潮,聯網化、自駕化、分享化、電動化 (C.A.S.E.) 更是當今車輛產業發展重要態勢。
日前(9/16)台灣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攜手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中華民國運輸學會、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共同舉辦「大交通大未來科技展暨國際論壇」,目的為鏈結產官學能量,共謀台灣自主電動汽機車與自駕車產業鏈的建立。
「大交通大未來科技展暨國際論壇」上午由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李大嵩副校長擔任專題主持引言,並邀請美國汽車協會交通安全基金會楊正義執行長、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胡竹生資深副總、美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邱怡璋創辦人分別就自駕車、自駕技術、交通行動服務(MaaS)的趨勢與挑戰進行經驗分享。下午則分為聯網共享、電動載具、無人機三大主題,並邀請公信電子王英傑副總、鴻華先進李秉彥總經理、中強光電集團下中光電智能機器人王仲平協理擔任專題引言,並邀請交通部包含路政司、高公局、公路總局、運研所、民航局、鐵路管理局,以及經濟部工業局等公部門長官到場擔任與談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除資訊學院施仁忠副院長、管理學院邱裕鈞副院長、電機學系王蒞君教授擔任場次主持人外,同時盧宗成系主任、吳昆峯副教授、黃家耀副教授亦加入與談,現場產官學代表齊聚,探討台灣ICT優勢,期望能帶動智慧零組件、系統發展,並以資訊流概念找到創新應用與服務,讓世界看見臺灣能夠為新產業帶來的價值!

台灣現有最大的優勢產業即是ICT產業,其中半導體為領頭羊,未來包含大數據分析、擴增實境 (AR)、虛擬實境 (VR)、自駕車、無人機等應用,都需要先進半導體技術支撐。但面對交通科技未來,除過往較單一、封閉的製造業,服務業也將是產業生態系中的重要一環。台灣擁有完整且可信賴的ICT產業供應鏈,並具備人才優勢與快速反應的經濟環境,結合上、中、下游優勢,已成為全球領先晶片業者及國際車用半導體業者的重要夥伴與後盾。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於開場致詞時也提及,自108年底交通科技產業會報成立以來,一直以推動產業興利、科技創新及以人為本的互動與感動服務為目標。未來交通部也將繼續借重所有合作夥伴的專業,同心齊力超越未來的挑戰,一方面帶動我國ICT產業朝高價值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聯網、電動車創新應用服務的示範地區。讓台灣廠商軟、硬實力加乘共創,能夠將通過驗證的創新解決方案推向全球市場,達到真正的站穩台灣、立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