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是一條漫漫長路,因時程拉長、醫療開銷也隨之增多,因此投保癌症險能填補治療時所需的經濟填補。但以癌症險給付類型來看,可概分成療程型、一次給付型及多次給付型,當癌症復發或轉移時,理賠方式也不同,民眾在投保前需釐清保險契約,才能挑選出合適自己的保障規劃。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且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計仍將持續上升。儘管醫療技術的進步,治療癌症方式日新月異,讓罹癌患者有治癒的可能性,但仍有再復發或轉移至其他部位的風險,引起民眾關注當癌症復發或轉移時,癌症險究竟是否能理賠。
目前市售的癌症險概分成三種給付類型,首先是「療程型」,針對各項癌症治療提供定額給付,如手術、住院、化療、放療等項目,也就是需有實際治療癌症的行為,憑單據才能申請保險金。
再者是「一次給付型」,不論選擇何種治療方式,只要確診罹癌時,會一次性的給付一筆金額,民眾可依需求彈性運用於癌症醫療支出,但要注意的是,理賠金給付後保障即終止。換句話說,一旦未來癌症再次復發,抑或轉移成別的癌症,那就沒有保障了。
最後是「多次給付型」,無論是初次罹癌,或是癌症復發、轉移等情況,只要符合保單條款約定,皆能申請保險金,可提供多次給付,即能減輕長期治療、復發或轉移的罹癌患者在抗癌過程中,所面臨龐大的醫療費用與生活開銷,利用保險保障作為經濟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