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新冠疫情,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今年2月中旬踏上台灣土地,與前次訪台相距了五年。進入星展台灣總行,每到一個辦公室、見到每位員工,他都送上大大的擁抱。
台灣是星展銀行專注的六大市場之一,在台發展滿40周年、星展銀行(台灣)子行也已營運十年,為確切明示在台發展的長期承諾,多次對台灣進行增資累計達新台幣322.5億元,高博德亦是星展集團併購花旗集團在台消費金融業務交易的最後拍板者。
高博德在本報專訪中強調,基於清楚的策略定位與實踐,星展銀行在台灣業務不斷成長,子行成立十年來,作到資產成長2.3倍、營收成長2.3倍、客戶成長3.2倍的成績單,星展銀行(台灣)已是星展集團重要的獲利貢獻來源,放遠未來十年的成長規劃,現在是星展銀行擴大在台發展的重要時機!
星展集團併購花旗集團在台消費金融業務,今年8月底將開始移轉,星展銀行會以一年的時間完成交接作業,邁向成為台灣最大外商銀行。市場估計此筆交易,換算成實際金額約新台幣900億元,幾乎可以申請九張台灣本地銀行執照了!
高博德表示,星展集團已多次對台灣進行增資,針對此案額外增資星幣22億元,星展台灣子行併購後總資產台幣2,340億元;而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業務每年平均淨利達星幣2.5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超過20%,星展還會獲得優質的客戶族群、一流的經營管理團隊和高績效員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資。
星展估算,在疫情緩解、經濟復甦,花旗(台灣)銀行消費金融業務每年最少為星展貢獻約星幣2.5億的淨利,換算成新台幣約57億元。高博德分析,未來的獲利來源現在已可掌握三大來源,一是在台外銀中最大的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二為財富管理與資產管理規模擴大,三是企業和個人的放款規模及存款規模,此外來自花旗(台灣)的低成本存款,也能有助於星展拓展企業金融及中小企業業務,星展銀行(台灣)因經濟規模擴大可創造更大營運綜效。
然而,外界仍然好奇,為什麼花旗集團放棄的台灣消金/財管業務,星展想要接下來?星展有什麼考量是花旗所看不到的?高博德指出,星展銀行本身就是聚焦於亞洲的銀行,因此能集中資源投入重點經營的市場,包括新加坡、香港、台灣、中國、印度及印尼都是,一定要藉機擴大為亞洲的營運效益及領先地位。其中,台灣是星展集團六大重點市場之一,且台灣與兩岸三地及東南亞其他極具成長潛力的市場互動緊密,在星展積極開拓的大中華區中有著關鍵的樞紐角色。
此外,他肯定,花旗(台灣)銀行消金原有客群與星展銀行(台灣),存有高度互補。星展內部精算過,在合併花旗在台消金業務後,星展銀行(台灣)信用卡及無擔保信用貸款將成長4.3倍、財富管理資產規模成長3.5倍、活期存款金額成長4.7倍。
另一部分,則是星展非常有自信的數位專長,正是高博德在星展最為用力之處。他說,許多人員培育、技術及系統的升級與創新需要投入資金。合併花旗後,星展銀行(台灣)的規模經濟可以大幅成長,進而提升投資回報率,也讓星展銀行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上更具聲量和影響力。

高博德小檔案◎現職:星展集團執行總裁(2009~)◎學歷:印度德里大學St. Stephen’s College畢業,考獲經濟學文學(榮譽)學士學位、擁有阿默達巴德(Ahmedabad)印度管理學院(IIM)管理深造文憑(Post Graduate Diploma in Management)◎經歷:曾於花旗任職達27年,曾任花旗集團東南亞地區行政總裁,負責東南亞地區、澳紐業務,更早之前是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區主管◎社會服務: 新加坡標新局副主席、亞洲金融及經濟研究局理事會成員以及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國際金融研究所(IIF)、銀行及財務學院、吳慶瑞博士獎學金基金會、萬事達卡亞太、中東及非洲區域諮委員會的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