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虎科大促進新農業經濟 接連2年勇奪遠見USR首獎

  • 工商時報 黃全興
虎科大「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榮獲遠見USR「產業共創組」首獎,由校長張信良(右)代表受獎。圖/虎科大提供
虎科大「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榮獲遠見USR「產業共創組」首獎,由校長張信良(右)代表受獎。圖/虎科大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2023年第四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11日舉行頒獎典禮,虎科大「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導入企業管理模式,廣獲評審青睞,脫穎而出榮獲「產業共創組」首獎。虎科大接連2年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之首獎榮耀,堪為國內大學校院落實USR的典範。

虎科大農科系去年(2022)即以「永續環境-傳續師徒精神-承續農業區域優勢」計畫獲得「人才共學組」首獎,今(2023)年以「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導入企業管理模式,廣獲評審青睞,奪下「產業共創組」首獎。2023年獎項以「大學永續報告書」與傑出方案進行評選,傑出方案包含「生態共好」、「在地共融」、「產業共創」、「福祉共生」、「人才共學」以及甫增設的「綠色校園」組。兩類七組共120件報名角逐7個首獎與16個楷模獎項,獲獎率僅19%。

虎科大提出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提升農民獲利,留住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圖/虎科大提供
虎科大提出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提升農民獲利,留住青年農業科技人才。圖/虎科大提供

虎科大校長張信良在當天舉辦的「永續大學X在地連結」座談中表示,虎科大辦理農民大學,迄今邁入第13年,期間建立「農業學習者的終身陪伴」機制,聚集小農、累積資源,讓農民的獲利能夠提升;並經營管理「虎尾馬光有機集團栽培區」,招募在地農民共同加入有機作物種植行列,領頭示範並輔導在地農業轉型升級。

該校農業科技系主任戴守谷表示,「共創在地新農業合作經濟計畫」將企業管理五管概念「產、銷、人、發、財」導入農業,並加以運用新增「合」的理念,提出「升級新農業合作經濟六步驟」,促成在地小農組成「保證責任雲林縣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利用「合作模式」整合在地分散的農業資源,並將合作社企業化。

虎科大承續區域優勢,溝通跨世代的理念差異,使農業技術能落地執行。圖/虎科大提供
虎科大承續區域優勢,溝通跨世代的理念差異,使農業技術能落地執行。圖/虎科大提供

在「產業專區」打造精緻農業(有機農業)產業鏈;在「品牌行銷」將農產品牌化,解決產銷失衡問題,在「人員溝通」方面,由校方擔任橋樑,磨合農業師傅與學徒間上對下、跨世代的理念差異,使農業技術能落地執行;在「技術發展」層面,量身打造適合台灣農業的工具,研發新產品、新設備與新技術;在「健全財務」上集結農民募資作為合作社營運基金,共享設備資源。各方串連農民共同合作,確保農民生產利潤,以創造更高的規模經濟。

張信良表示,虎科大自111年成立「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處」並朝綠色大學邁進,透過行政、教學及師生參與機制等面向,將ESG融入校務治理。虎科大農業科技系創立第四年,大四學生全學年實習,薪資所得穩定,也反應新模式的創立,能讓青年人願意返鄉從事更先進的農業科技應用。未來虎科大也將繼續運用高教前瞻科技能量,在高鐵校區建置智慧綠能示範場域,形成永續大學示範基地。同時聚焦雲林環境,包括在地沿岸的海洋汙染、高鐵雲林站周邊地層下陷與濁水溪風沙等問題,整合師生專業團隊,成為雲林的行動智庫,繼續為在地問題提出解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