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霸權起落與國際通貨的更迭:人民幣戰美元

挑戰美元地位,前有1980年代國勢如日中天的日本,最近則有本世紀崛起的中國。圖/中新社
挑戰美元地位,前有1980年代國勢如日中天的日本,最近則有本世紀崛起的中國。圖/中新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文/黃登興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美元得天獨厚的國際貨幣(國際通用交易貨幣,Vehicle Currency)地位,讓美國儼然成為全球的央行—擁有貨幣的發行權。當美國執行其貨幣政策,透過貨幣供給的增減來達到其經濟目標,其影響必然牽動國際經濟局勢。

換言之,擁有國際通貨發行權的美國,是有能力透過其貨幣的發行來進行跨國的經濟干預。這個特殊權力有其歷史背景與要件,故引起其它新興大國的覬覦並企圖取而代之,乃屬常理。

挑戰美元地位,前例不缺;1980年代國勢如日中天、在美國引起恐日症的日本,就曾做過這個挑戰,當然並沒有成功;最近則有本世紀崛起的中國。巧的是,如當年在美國掀起的恐日症,中國則在美國引發「中國威脅論」或恐中症;唯前者僅限於美國,而恐中症則幾乎遍及所有歐美西方民主法治國家。

事實上,人民幣挑戰美元的企圖,早就現出端倪。2009年G20高峰會上,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就提出「國際貨幣制度必須改革」的倡議。透過2015年成立的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其參與國高達103國,年交易額也有51兆人民幣。然而CIPS只有1,287家參與機構,相對於1973年就成立的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有11,000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今年4月12日巴西總統到中國展開四天訪問,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參與金磚開發銀行(BRICS Development Bank)的行長就職儀式,並倡議BRICS內應該建立「本幣結算機制」,再度挑起人民幣挑戰美元的話題。

這場國際通貨的挑戰結局將如何?我們先從國際通貨與霸權起落的關係,簡單回顧美元崛起的要件,再對照人民幣是否有充分的優勢來取代之。

美元的崛起有其背景,主要是英國的衰弱與二戰後美國國力的崛起。1914年第一次大戰爆發各國進入貨幣自主管理的時代,一戰後保護主義興起導致1929年經濟大蕭條與全球動盪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後由當時國力最強的美國主導,於1944年7月在美國布列敦森林(Bretton Woods)召開的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設立IMF(國際貨幣基金)與WB(世界銀行),並建立「美元黃金本位制」,亦即各國幣值釘住美元(即固定匯率)以35美元換取1盎司黃金的官價。後續因為1960年代倫敦的黃金市場價格不斷上揚,與1970年代美國的財政惡化與越戰後的國際經濟危機,美國乃宣布停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布列敦森林體制(Bretton Woods System)於焉終止。1973年改行浮動匯率制度,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市場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仍舊是各國貨幣交易的主要對象,舉凡貿易報價與結算、國際支付與融資也大多採用美元來計價;另一個重要的是各國外匯儲備除了黃金之外,美元也是首選的貨幣。即便是聲稱要建立「本幣結算機制」的BRICS開發銀行其成立的儲備基金1,000億美元,也是以美元來計算。由於美元交易的外匯市場,其普及性與規模遠大於其它非美元間交易的市場規模,所以會發現後者買賣的價差,遠大於透過美元的三角換匯之價差。此外,各國發行國債或企業發行債券,也因為美元的支付市場有最佳的流動性,而多採以美元計價來發行。

綜合而言,作為國際通貨,其功能除了國際貿易進行報價結算之需要外,尚有資本流通的結算需要;其要件除了發行國的國力外,市場信任度與健全的金融監管制度更是不可或缺。中國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人民幣當然有一定的實質影響力。目前因為中美貿易戰與科技對抗,俄烏戰爭引發的地緣政治與地區衝突,新冠疫情後的跨國供應鏈與貿易版圖重整,人民幣作為跨國交易通貨的需求有一定的規模,特別是在歐美西方民主體制以外的其它國家自有一定的影響力。但由於其體制的特質,勢必難以在可見的未來取代美元成為主要國際通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