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綠色產品 成紡纖廠新競爭利基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加上碳中和趨勢,生產綠色產品的紡纖廠競爭利基加大。法人指出,通膨造成萬物皆漲,加上電價大幅調漲,加重了生產負擔,此時,比傳統原生產品價格高30%的環保回收紡纖綠色產品,有機會成為紡纖廠穩定營運的新利器。

遠東新認為,通膨將增加紡織廠的營運成本。在全球企業追求零碳排的趨勢下,品牌廠提升環保材質下單比例,紡纖廠若無法做好綠色轉型,接單能力勢必降緩。

為降低通膨所造成的成本壓力,以及迎合全球品牌廠追求碳中和的需求,新纖指出,以尖端科技材料為基礎的循環經濟、綠能與智慧製造,並結合AI、大數據等數位轉型概念,打造綠色智慧生產,才能持續在全球供應鏈中取得話語權。

面對全球ESG浪潮下,新纖指出,將聚焦與布局於開發綠色環保和高值化的尖端產品,特別是回收酯粒的部分,它可以重複回收再生使用,因此將持續增加回收酯粒的產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並推動集團的毛利和營運成長。

力麗聚酯原抽色紗線Ecoya出貨持續增加,去年相關產品的紗線占營收比重雖只有2%左右,但對獲利貢獻大於25%,力麗指出,將持續擴大產能,今年電子級及3C產品相關應用的紗線出貨應有20%的成長 。

為迎合ESG時代來臨、強化競爭力,集盛持續擴展綠色產品,包含舊衣回收、瓶片、廢棄尼龍絲等回收品,目標至2025年,綠色產品占營收比重可達20%。

因應客戶與市場需求,儒鴻表示,將持續推出、擴大「新布料、新產品以及新產能」。其中,高附加價值與綠色環保的產品,將是未來開發新品的兩大主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