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日前才提出要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政院隨即拍板決定自112學年下學期(明年2月)起,每學年減免私立大專院校學雜費3.5萬元/人,另公私立高中職則是全面免學費。此舉引發社會各界熱烈討論,但補貼只是治標,對私立大學學生來說,私校能否健全發展才是影響受教權的最重大課題,否則書若讀到一半,學校就停止招生或就此停辦,連學位都拿不到,空有學費補貼,也無助於他們取得學位,更遑論畢業後的就業前景。
從1980年代末期,中央政府總預算的教育科學文化支出,符合憲法所規定占歲出總額15%之後,1990年代的台灣,因而得以見證高等教育的黃金十年。「每一個縣市,都擁有一間國立大學」,公立大學的創建與私立大學的興辦,蔚為時代潮流。一方面,教育部放寬各公私立大學的招生名額,另一方面,技職教育體系的師專、工專、商專、護專、農專,也先爭取升格成為獨立學院,進而擴充其他學院和增購校地,以符合教育部對於大學的規定,最後再升格為大學。
根據國發會的最新統計資料,20年來大學數量持續上升,自90學年度57所成長至110學年度的126所;學院校數自90、91學年的78所高峰後,逐年減少到110學年的11所;專科校數於90學年為19所,到110學年為12所。亦即110學年度大專校院學校數總計149所,雖已低於十年前的逾160家高峰,但數量仍然相當驚人。
在大學不斷增加的同時,台灣社會卻逐步邁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困境。1994年教育改革之後,1998年(農曆虎年)全台出生人口數首次低於27萬,雖然2000年的出生人口增加到30萬5千人,但此後就每況愈下。也因此,當2008年出生人口數首次低於20萬,就意味著少子化對於國家的全面衝擊,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為了因應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政府乃在2008年全面修訂「私立學校法」,容許改制、合併、轉型成為其他的教育、文化和社會福利的財團法人。只是十幾年過去,私校的轉型與退場績效不彰。
如今的實況是,2022年(農曆虎年)的出生人口只有13萬9千人,更怵目驚心的是,去年分發入學的總人數,高於考生的人數;去年的大學新生人數,首次低於高中的應屆畢業生。由於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更加嚴重,教育部最新預估8月開始的112學年大一新生僅剩19.1萬人,較尚未受少子化影響的105學年以前少掉8~9萬人,加上今年大學分科測驗是7月12日和13日,因此,很多大學院校就必須等到8月之後,才能夠確定入學的學生人數。如此一來的後遺症則是,學生和家長「先國立,再私立;先北部,再私立」,甚至有「大台北地區的私立大學,優於南部和東部的國立大學」的想法,勢必造成後端的私立大學,可能要超過8月底,學校要開學了,才知道自己學校的招生人數。
對於不少私校而言,轉型與退場,已迫在眉睫,但校方往往又不到黃河心不死。其實,私立大學或是工專轉型升格,是有成功的典範。由台塑集團在1963年創辦的「明志科技大學」(前身是明志工業專科學校-明志工專),歷經不同年代的洗禮,歷久而彌新。
就算處於最不利地位的南部私立大學,也有嘉南地區兩間私立大學的發展,值得做為私校退場的參考。
首先,位於台南、2000年創立的「興國管理學院」,該校曾經從六個學系成長到擁有21個學系,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在2015年則更名並轉型成為如今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基於集團的需求,轉型的該校除了財務金融、金融管理、財經法律、人工智慧的學系,有法律、科技金融、金融管理研究所,也有集團相關的運動產業管理的學士學位學程。
其次,1998年於嘉義創校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則是私校退場轉型的另一種類型。該校在2020年5月宣布停招,2021年7月底停辦之後,於2022年 11月獲教育部同意,轉型為「稻江長照財團法人」,而這也是私校退場轉型長照機構的第一個案例。
面對少子化的海嘯,私校如何轉型或退場,才是現階段私立大學的重大課題。面對私校「愈辦愈小」(量的挑戰),如何尋求利基和創造特色以「愈辦愈好」(質的淬練),要不要引進企業興學培訓所須人才,要不要擴大海外生源,還有重新思考「回歸技職教育」的可能性,凡此皆需要政府展現魄力,勇於承擔大任,提出更完整的政策配套和轉型指南,才能保障學生的受教權,兼顧教職員的工作權。教育是百年大計,絕不是靠撒錢補貼炒短線就可以成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