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防疫險浩劫 金管會挨批 七大頁檢討報告曝

金管會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防疫雙險為台灣產險業帶來60年來首見的浩劫,防疫雙險理賠金額上衝2,716億元,立委認為金管會要自我檢討監理失靈。保險局的檢討報告於14日曝光,報告中提出三大監理機制強化措施,包括:「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與「透過金融檢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並「檢討商品監理法規」。

金管會洋洋灑灑七大頁檢討,立委郭國文卻認為,較多的篇幅討論官方在防疫險期間之作為,但外界對於檢討報告的期待應是在「具體的提升與成效」、重拾大眾對於金融監理機關的信心,這份檢討報告是否能達到此目標,還有待外界檢視。

郭國文於今年5月於立院財委會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時指出,面對防疫險理賠約3,500億,被外界稱為產險業60年來最貴的一堂課,且不是少數業者忽視風險,而是產業集體現象。保險局作為監理單位,除了開罰業者並要求董事會進行專案審查外,也應該針對「監理失靈」進行檢討。立委郭國文、沈發惠與高嘉瑜等連署提案,要求金管會保險局針對產險業的監管措施無法有效阻止防疫險風暴的檢討報告,並於2個月內提出書面報告。

金管會指出,去年1月時新冠肺炎病毒變異後,傳播率高、致死率低,風險態樣已與商品開發時情境不同,但仍有保險公司推出高隔離費用補償的商品,那時金管會就已發現風險不對稱情形,因此在去年1至3月間全面抽查產險公司備查銷售的防疫險,並陸續發出20件公文,要求產險公司提出檢討並評估防疫險預估保費收入及所訂風險管理機制有效性,去年4月時部分產險公司陸續調降保額、商品內容或直接下架,但仍有公司未能即時調整,遲至6月底才全數完成核保作業。

總計2021年防疫險銷售910萬件、疫苗險銷售365萬件、去年防疫險銷售488萬件、疫苗險242萬件,截至今年6月30日止理賠金額達2,716億元。保險公司雖面臨鉅額理賠壓力,但均積極依約履行保險責任,維護保戶權益,並就其財務影響陸續增資以為因應,業發揮安定社會之功能。

金管會也提出三大監理機制強化措施。一是「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針對市場熱銷或有監理疑慮的保險商品增加抽查比例,精進保險商品抽查制度,即時檢視保險公司是否落實評估風險胃納與執行風險控管機制;必要時將採取導正措施,以避免類似情事發生。

二是「透過金融檢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透過金融檢查,檢視保險公司是否落實保險商品銷售前、中、後之風險控管機制,對於檢查發現缺失,並要求業者落實改善。

三是「檢討商品監理法規」,包括:要求保險公司應於核保作業落實保險商品適合度之審核,以強化風險控管;要求保險公司落實風險管理計畫評估機制,對於已達所建立之預警銷售額度時,應及時評估分析是否停止銷售等措施;增列保險公司之風險管理人員為保險商品簽署人員,並強化相關人員之簽署責任;強化備查制保險商品之管理機制;費用補償保險應以補償實際損失為限;落實並強化保險商品管理小組之功能。

郭國文表示,檢討報告針對目前體制不足之處,有提出部分修正方向,但仍以較多的篇幅討論官方在防疫險期間之作為;然而結果已凸顯金管會風險管理、預警措施不足,外界對於檢討報告應該在具體的提升與成效會有更多期待。

郭國文強調,面對如此龐大的防疫險理賠與爭議,要求金管會提出檢討報告的最大用意在於重拾大眾對於金融監理機關的信心,這份檢討報告是否能達到此目標,還有待外界檢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