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航運期 短期保守看待

今年航運業伴隨著高息環境下,總體經濟緩步復甦影響,歐、美主要市場需求表現持續疲軟,庫存去化尚未完全結束,新訂單數量未能上升,導致目前全球整體運力仍處於供給過剩的狀態。圖/美聯社
今年航運業伴隨著高息環境下,總體經濟緩步復甦影響,歐、美主要市場需求表現持續疲軟,庫存去化尚未完全結束,新訂單數量未能上升,導致目前全球整體運力仍處於供給過剩的狀態。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上海航交所14日公布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979.11點,較上周翻正轉漲47.38點。美東、美西線運價均出現明顯反彈,美西線上漲26%至1,771美元、美東線上漲12%至2,662美元,分別月漲約46%、26%。雖7月為傳統航運旺季期間,但需求卻不如預期。因此此次SCFI指數上漲動能主要是依賴航運公司控艙縮減運量,並調漲GRI(綜合附加費)而拉抬。

今年航運業伴隨著高息環境下,總體經濟緩步復甦影響,歐、美主要市場需求表現持續疲軟,庫存去化尚未完全結束,新訂單數量未能上升,導致目前全球整體運力仍處於供給過剩的狀態。加上近期除息後的填息動能疲弱,且技術線型呈現空頭排列,故短期宜保守看待。

後續影響航運行情的關鍵,可以分別自供需面觀察。自供給面而言,國際海事組織(IMO)7月初再度收緊碳排規範,設定與2008年相比,2030年要減排20%、2040年減排70%、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Net-zero GHG emissions),預料將使老舊船隻更快退場,短期運力下降將牽動運價上揚。

另自需求面觀察,中國去年年底解封帶來的復甦紅利不如預期,因此中國政府近期再度推出政策刺激經濟,若中國需求出現回溫跡象,將帶來關鍵的利多行情。

若交易人欲參與航運行情,不妨考慮操作期交所於2022年6月推出的航運期貨,其成份股涵蓋海運、空運及陸運,其中貨櫃三雄占比逾4成。航運期貨合約規模較小,每一口原始保證金17,000元,有助投資人靈活運用期貨作為避險或交易輔助工具。(統一期貨提供,陳昱光整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