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能源部長會議22日落幕,但在部分產油國反對下,該會議未能就逐步削減化石燃料達成共識,科學家與環保人士對於G20對抗氣候變遷速度緩慢感到失望,特別是中國與美國此時遭遇極端氣候,更凸顯全球正面臨嚴峻考驗。
G20成員國碳排量與國內生產毛額(GDP)合計約占全球逾四分之三,顯示該集團減碳努力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遷至關重要,但G20官員在印度巴姆博利姆(Bambolim)結束一連四天的會議時,僅發表成果聲明與主席國摘要,而非聯合公報,代表成員國對於2030年前將再生能源發電能力提高至原來3倍等議題上意見分歧。
報導稱,唯有成員國在所有議題上達成共識,才會發布聯合公報,印度電力部長辛格(R.K. Singh)表示:「我們在29個段落裡有22段達完全共識,七段採主席國摘要方式發表。」
報導指出,各國未達共識的地方,包括要求已開發國家在2020~2025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氣候行動,以及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的描述等。
知情人士表示,化石燃料使用成為會議爭執焦點,但官員未能就遏制「居高不下」的使用量達成共識,同時在描述減排途徑的措詞上爭論不休。
路透取得最早版本寫道,「強調依據不同國家情況,努力逐步削化石燃料使用的重要性。」但最後發布的主席聲明添加部分成員國的擔憂,指出「其他國家對於減少碳排放與相關技術的看法不同」。辛格表示,部分國家希望使用「碳封存」以取代「逐步減少化石燃料使用」作法。
主要化石燃料生產國早已公開反對「十年內將再生能源能力增加3倍」的目標,這些國家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國、南非與印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