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製造業疲弱 6月景氣續BLUE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製造業面臨兩大外部因素,表現持續疲軟。6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28日公布,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9.81分月增0.36分至10.17,燈號續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為今年第五顆、連續四個月亮出藍燈。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指出,儘管國內股市受惠AI應用議題,持續帶動相關科技類股表現,台股出現價量齊揚,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但國內製造業因全球需求仍顯疲弱及基期偏高,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指標年減幅皆較上月擴大,拖累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拉長製造業庫存去化時間。

台經院分析,景氣去年第四季來一直低迷的製造業,6月間再因兩大外部狀況,景氣難以從谷上揚,包括:一、歐美因核心通膨壓力未減,終端消費動能仍處低迷,拉長製造業庫存去化時間;二、大陸第二季GDP增幅僅6.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及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各月年增率出現逐月縮小,以及進出口年減幅呈現逐月擴大,反映出大陸經濟仍處「內外皆冷」情勢,無法帶給製造業有力表現。觀察台經院6月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衰退的藍燈比重由5月的65.78%減少至6月的55.66%,低迷的黃藍燈由20.86%增加至37.05%,單月占比出現大增;而持平的綠燈由13.35%減少至7.29%,本月無揚升的黃紅燈與繁榮的紅燈。

就細部產業來看,台經院指出,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因全球終端產品需求持續低迷及高基期等影響,6月該產業景氣燈號為連續第4個月出現代表衰退的藍燈。最受大宗商品價格變動影響的化學材料方面,因終端市場買氣不振,下游庫存偏高加上海外同業競爭,廠商降低產能利用率因應,6月該產業景氣燈號已出現連續第12個月代表衰退的藍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