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憂旗下產業出走 機械公會籲設台灣機、電供應鏈

機械公會認為,全世界工業進入大整合時代之際,跨領域合作為全球重要趨勢,產業不能再被瓜分成數個微小組織,將嚴重弱化台灣產業競爭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機械公會認為,全世界工業進入大整合時代之際,跨領域合作為全球重要趨勢,產業不能再被瓜分成數個微小組織,將嚴重弱化台灣產業競爭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木工機械、工具機、模具等產業相繼出走,與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分家,另設新公會,最新進度是電子設備業也有出走的計畫,並獲有力人士相挺,經濟部擬增訂「電子製造設備工業」團體業別及業務範圍案,助其完成組建。機械公會基於大機械產業思維,共同面對國際競爭與挑戰,近期將再行文給經濟部表達反對。

機械公會表示,以往電子設備業年產值約60億~70億美元,占整體機械出口比重13%~14%。去年電子設備出口值50.84億美元,出口占比達14.6%,居台灣機械設備出口首位;今年前七月電子設備出口值26.25億美元,年減13.1%,出口占比15.4%,退居第二。

機械公會秘書長許文通指出,為強化設備領域的跨域整合,機械公會與電電公會共同結盟,成立台灣智慧製造大聯盟,成員包含台灣電路板協會、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等電子、半導體領域龍頭,目標要整合台灣機械與電子製造業,促成「台灣機、電供應鏈」,更具國際競爭力。

許文通指出,機械公會認為,全世界工業進入大整合時代之際,跨領域合作為全球重要趨勢,產業不能再被瓜分成數個微小組織,將嚴重弱化台灣產業競爭力。不論是強化半導體供應鏈自主化或面對智慧製造及淨零轉型等議題,都要以整體面帶動,以台灣精密機械產業的力量為後盾。

各種不同類型的產業機械目標是雷同的,但產業若劃分太細,會讓各種政策見樹不見林,無法有實際作為,政府資源有限,應以全面性、整體戰略性與國際競爭力的角度來做規畫。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