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有過什麼特別的故事嗎?特別的故事就沒有,唯獨是它好像從來沒有大跌過。以上是記者和一位本港長者的對話,但如果將視線拉到近百年的香港房地產發展史的維度來看,上述「有升無跌」的論斷顯然並不準確,香港房地產的發展,同樣經歷過多輪周期,見識過高峰低谷。
只要買過樓、炒過樓,就明香港係癲癲哋
香港擁有大半個世紀的地產發展史,在1950年代之前,香港的華人社會,普遍收入不高,而當時的一張地契即代表着一整棟樓、乃至一整個地段的買賣,即便在1947年,香港推出了「分層出售」(不同樓層的業主共佔地權)的賣樓創舉後,但在當時的華人社會認知中,買樓仍是有錢人才能碰的交易,大多數人只求有瓦遮頭,有租房的,有屈居寮屋、徙置區、板間房的,獨獨未敢奢望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物業。
從1950年代開始,香港出現了戰後的首次「移民潮」,香港人口數年間激增4倍(由原本只有50萬人,激增至220萬人),房屋短缺問題隨之出現。
需求有了,於是在1953年底至1954年的香港,出現了又一個創舉,這個創舉,在記者看來,無異於開啟了香港的「房地產元年」。不同於之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房)的賣樓模式,當年,霍英東在香港油麻地公眾四方街建新樓時,首創動工前先交訂金、分期付款的售樓方式,因為港人將建房賣房看作:開花(付錢)結果(建成),這種售樓方式也被稱為:「賣樓花」。
而霍英東在當年引入的分期付款方法,則對香港樓市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買家在買樓花時,可以用樓價的五成作為首期訂金,在交樓前分期付清餘下五成款項,為地產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隨後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即:首期(首付)比例不斷下降。
繳尾款的時間從1年半,延長至5年,又到7年,直至今日的30年。用一成首付即可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至此,攢錢買樓成為多數香港人的畢生目標,樓價隨之搭上高速快車。
但截至八十年代中期,香港房地產也算漲跌互見(1981-1984,香港樓市從最高點到最低點,累計跌幅達到了29.5%),要說真正的「瘋癲」,還要將時間,拉到1990年代。
有港人回憶:「當時有人上午買樓,下午賣樓,不少人剛剛從地產公司買來樓花,轉手就交給地產代理放售。」香港業主會會長佘慶雲憶述,「黃埔花園開售首期只需數萬元,但驚見有師奶公屋租客竟手持一個裝有40萬元現金的買菜藤籃,全款買入單位。該屋苑最小的戶型在1997年,亦已升至200萬、300萬元,翻上3、4倍。」(香港01報道)
見微知著,一個公屋師奶尚且能通過買房將資產在10年翻4倍,那麼其他市民,又怎能不上演「我為樓狂」的故事?隨之而來的,則是港人攢錢買房的時間上限,在不斷被刷新。
偉大的計劃卻是噩夢的開始?
然而,香港樓市「有升無跌」的黃金神話,卻在1997年,戛然而止。在1997年10月7日,時任特首在其首份題為《共創香港新紀元》的施政報告中,公布了「建屋安民」三大目標:從1999年起,每年興建的公營和私營房屋單位不少於85,000個;務求10年內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在2005年將輪候公屋的時間從6年縮短至3年。
然而,截至目前,不僅「7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公屋輪候縮短至3年」,這些在1997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宏偉藍圖,今日仍然沒有實現。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八萬五建屋計劃」甚至與1997年股災一道,成為不少香港人噩夢的開始。
1997年,出於對未來市場上可能出現的大量住宅單位的擔憂,香港樓市開始疲軟。屋漏偏逢連夜雨,「八萬五」政策剛剛宣佈3個月,國際炒家先後狙擊港元和香港股市,矛頭直指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一場世紀級股災悄然上演。
對利率十分敏感的樓市即受牽連,炒家開始爭先恐後地撻訂,地產商大幅打折兜售新樓盤,香港樓價應聲下跌。加之2000年,科網股爆破;2003年沙士襲港,從1997到2003年這5年間,香港樓價急跌近7成,全港超過一半業主成為負資產。在1997年摸頂買入港島區豪宅的業主,直到2006年才得以脫身,至於摸頂買入偏遠地區中低價樓宇的業主,不少直至2013年後,賣出價仍比當年買入價低三到四成。
如果有人說,「負資產」是炒家應當承受的風險,那麼「剛需客」呢?比如,一對新婚夫婦在1997年買入一個500萬元的婚房,當中八成按揭,兩成(100萬)首付,到2003年,這件婚房只值150萬,但受金融風暴影響,丈夫失業,如若繼續供樓,要還銀行的錢至少是這間婚房當時市價的3倍及以上,如若斷供,夫妻兩掏空6個錢包拿出的首付款以及數年辛苦供的款項都付之東流不說,欠銀行的貸款,也並不會就此一筆勾銷。所以那5年,對大多數香港業主來說,都是最難熬的日子。
「孫九招」止跌,偏偏諷刺意味拉滿
在「八萬五」政策宣告「破產」後數年,另一項港府政策,卻順利落地,並一定程度上形塑出今日畸形的香港房市。
這項政策,即為2002年出台的「孫九招」(因負責推出政策的官員為當時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孫姓局長而得名)。為了重建投資者和市民對房地產市場的信心,「孫九招」透過減少香港土地供應和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等的方法,對當年的樓市起到了即時的刺激作用。據維基百科數據,2003年1月,樓宇買賣合約共有7,293份,數字較2002年12月上升19.3%,1月份的樓宇買賣合約總值為146億元,較12月上升13%。直至2011年2月,香港的整體住宅樓價,已經超越1997年的高位。
但「孫九招」卻導致香港新建成的公營及私營住宅數量大減,2010年當年香港僅建成19,800個住宅單位,較2001年10萬個住宅單位大減8成。
「孫九招」帶來的後患,同樣由政府補鑊
據港府資料,目前,港府一方面採取「供應主導」策略,以期長遠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另一方面,在2010年開始,陸續出台包括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在內的數項辣招,打擊短期炒賣活動。例如,在政府辣招之下,2012年起所有買家購入物業後如在六個月內轉售,便需繳交樓價20%的稅款,六個月至一年內為15%,一年到三年為10%。
不過可惜,儘管有辣招護航,但據差估署資料,從2003年——這一香港樓價的最低點開始算起,香港樓市還是迎來了近二十年的升浪(僅在2016、2020年有回落)。
在此情況下,港人自置居所比率在2019年下跌至20年來的最低點——49.8%(2022年該數字為51.5%)。其中,以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置業情況最為糟糕,從1997年的22.1%大幅收縮至2019年的7.6%。年輕人難上車、長者住籠屋的社會新聞開始霸佔頭版頭條,香港人地矛盾不斷加劇。
金像獎電影導演陳果說:「當山頂纜車退役、維港兩岸景色也換畫時,炒樓狂熱從未退潮。」一方面,是港人對樓價上漲的執念,一方面是港人對人地矛盾的怨念,在記者看來,香港的房地產行業,也好像一個香港社會的縮影,割裂又統一,畸形又健全。
(本文由香港《經濟導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