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新能源車降價聲響 陸鋰電業迎成本挑戰

大陸新能源汽車降價的槍聲正依次響起,對於鋰電產業而言,終端車企持續降價必然會帶來成本與利潤的壓縮。圖/新華社
大陸新能源汽車降價的槍聲正依次響起,對於鋰電產業而言,終端車企持續降價必然會帶來成本與利潤的壓縮。圖/新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大陸新能源汽車降價的槍聲正依次響起,近期包括極氪、零跑、蔚來、長城在內的多家汽車品牌宣布降價,就連特斯拉中國也再度加入戰局。但對於與新能源車發展息息相關的鋰電產業而言,終端車企持續降價必然會帶來成本與利潤的壓縮,未來一段時間將對業者的經營能力帶來嚴酷考驗。

綜合陸媒報導,最近多家大陸車企接連推出降價優惠促銷,新能源汽車業者動作更是積極。其中,極氪將極氪001車型直接降價人民幣(下同)3萬至3.7萬元不等;上汽大眾對旗下的ID.4X、ID.6等車型降價2萬至4萬元;零跑則對C系列車型降價1萬至2萬元;蔚來則將優惠放在充電領域,包括贈送換電券及對充電樁價格進行調整。

車企接連不斷的降價行動顯示,在當前大陸消費不振的低迷環境下,市場競爭已進入更加慘烈的階段,而這對於零組件供應商而言並非好事,作為新能源汽車最直接的上游環節,鋰電產業將率先遭遇降價潮的衝擊。

報導指出,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也是成本構成的最大來源。在鋰電四大主材以及一眾輔材當中,正極材料是整個動力電池最核心的部分,占了近40%的成本,遠高於其他材料的成本。

因此,為不斷降低以正極材料為代表的材料成本,電池企業需要在規模製造、原材料等方面加強布局。

規模製造方面,以磷酸鐵鋰為例,據高工鋰電統計,今年7~8月的磷酸鐵鋰材料投產規劃超過200億元,湖南裕能、廈鎢新能、天力鋰能等材料廠商均有大手筆投產規畫,凸顯規模降本的決心。

原材料方面,業者搶料更加積極。近日,四川李家溝北鋰礦探礦權競價達10.1億元,四川加達鋰礦以42億元的競價落錘。在這場天價鋰礦爭奪戰中,寧德時代、川能動力、天齊鋰業均浮現身影,顯示大陸鋰電企業搶抓優質資源的熱情不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