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7年前出現接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PV)產生不良反應的「痛痛女孩」,近期有數起個案勝訴,衛福部卻堅持上訴。民進黨立委林淑芬今日批評,衛福部敗訴後修改遊戲規則,違反母法《傳染病防治法》的立法意旨,對申請救濟者情何以堪,除非有明確斷定個案非受疫苗所害,否則均能請求救濟賠償,盼衛福部別再上訴。
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專委張育綾表示,衛福部對個案情況感同身受,但每種制度的結果未必能盡如人意,目前已完成審查的39案中,其中有5案給予救濟,而非什麼都不給。衛福部雖不針對個案回應,但還是會提起上訴,主因是法官在判決中講了一些東西,會讓後續審議很難運作。
林淑芬上午偕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召開記者會。黃淑英指出,在總計30多起的申訴中,有26位為11歲至16歲青少女,在接種疫苗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或身體疼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需要穿鐵衣,其中12位確診風濕關節相關疾病,生活相當困難。
黃淑英表示,這些「痛痛女孩」向衛福部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後,審議小組卻認定不良事件和HPV疫苗並無關聯,甚至認為是當是個案先天就有疾病,因此不予救濟。家長後續因無法接受對衛福部提起訴訟,2017年至今共有8件案子,其中5案一審勝訴、3案敗訴,但衛福部卻拿國家預算、人民血汗錢與受害者作對。
現身控訴衛福部的痛痛女孩Amber家長無奈指出,女兒在2019年9月接種疫苗,誘發類風濕關節疾病,此案延宕4年,最近法院終於判決勝訴,但衛福部還是利用國家機器繼續上訴,盼政府正視受害孩子,留條生路給大家走。
林淑芬說,從2019到2022年底,受理HPV接種後不良反應的案件有46件,完成審議的39件案子中,僅5件獲得受害救濟,核定補償比例12.8%,其中也有10件經診斷為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這些女孩大多沒有病史,但衛福部宣稱這不代表有因果關係。
她批評,從當前狀況看來,即便受害者打贏官司也沒用,衛福部邊比賽邊修改遊戲規則,違反疫苗接種救濟辦法的母法《傳染病防治法》,正確做法應該是,除非有明確非疫苗所生藥害,否則均得請求救濟賠償,更別論本來「無關」、「有關」、「無法確定」都是單獨選項,衛福部卻把「無法確定」放寬到「無關」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