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台灣人工智慧年會 賴清德:AI力即國力

副總統賴清德15日上午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圖/總統府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15日上午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圖/總統府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副總統賴清德今(15)日上午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時表示,AI是台灣機會之窗,但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告訴他「AI力就是國力」,他相當認同。他說,AI是一把神兵利器,每一個人都要有學習及接觸AI能力,希望帶動台灣經濟包容性成長,用AI力量把台灣機會之窗愈開愈大,國力愈來愈強。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則說,未來10年是黃金新創10年,有生成式AI及IC晶片設計加入,為台灣各行各業帶來創業機會。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今主辦2023 Taiwan AI Academy Annual Conference 台灣人工智慧年會。賴清德大力支持人工智慧相關政策,被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封為「榮譽校友」, 他今天出席年會時表示,台灣人工智慧學校6年來已栽培超過1萬名以上專才,對未來台灣人工智慧發展可帶來重大貢獻。

賴清德說,他去年出席年會曾講過「科技或人工智慧是台灣的機會之窗」,但坐在隔壁的林百里告訴他「AI力即國力」,這句話更加重要,他十分認同,趨勢愈來愈明顯,AI已愈來愈生活化。

他指出,2022年OPEN AI發展ChatGPT,影響改變人類生活愈來愈廣愈大,由ChatGPT可以通過美國醫生律師考試,Google工程師面試可以看出來。

賴清德表示,AI需要大量運算,需要晶片及ICT相關產業配合,AI產業愈發展對ICT產業實力很強的台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另由於地緣政治的變化,供應鏈都在重組,全球都在尋求一條可信賴的供應鏈,台灣是民主國家,ICT產業又這麼強,自然全球在地緣政治供應鏈重組中,台灣地位會愈趨於更重要,台灣的機會之窗也會愈開愈大,國力會愈來愈強。

賴清德說,他在院長任內推動推動人工智慧四年行動方案,4年計畫在2021年屆滿,至於未來應怎麼做?他對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的主張完全認同,未來台灣應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對話引擎,目前全球2億多人使用生成式AI,有5千萬人是屬於重度使用者,愈來愈多國家企圖建立屬於自己的對話引擎,特別在醫療法律等方方面,才不致幫助別人,使用別人的對話引擎,把自己的資訊都公開,也要有法律保障及協助支持發展。

他並補充,要秉持民主的精神,AI是一把神兵利器,應是每一個人都要有機會接觸到AI學習的機會,不管偏遠都會,社經地位,公司大小,從而提升企業及個人競爭力。另外,AI帶動台灣經濟發展時是包容性的成長,能兼顧弱勢,如此社會將更和諧,也能更贏得人家的尊敬。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表示,過去五年多來,AI學校以培育出超過1萬人的人工智慧大軍團,這是邁向未來10年20年至30年的重要支柱。他說,去年OPEN AI、ChatGPT帶動AI浪潮,為國家、社會帶來更劇烈的影響,全面翻轉人文、社會、法律、道德思考,讓各國領袖自去年11月起開始睡不著。生成式 AI 翻轉整個科技,超過工業革命,取代一部分腦袋和四肢,成為「類人類」,帶來極大衝擊,卻也為年輕人帶來極大機會。

吳政忠強調,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對話引擎,要做出台灣自己的對話引擎,英文名為「Trustworthy AI Dialog Engine,TAIDE」,中文就叫做「可信賴對話引擎」,這個引擎可讓各行各業大家可在上面蓋房子,這是一定要有的通用引擎,公私協力下,年底前就會問世,開放給各產業。另這個引擎不能沒有規範,規範太早會限制產業發展,因此先有指引讓各機關構認識,且讓產業先自律,要有監測機制,最後訂法律。

吳政忠說,未來10年是黃金新創10年,有生成式AI及IC晶片設計加入,為台灣各行各業帶來創業機會。國科會正結合各部會推出「晶創台灣」方案,下年度編120億預算,全球都要找台灣合作,要趁勢要為台灣布全世界的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