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賣超258億 三大法人9/18賣超台股338億元
外資等三大法人周一(9/18)合計賣超台股338.97億元。包括外資與陸資賣超258.29億元;投信法人買超16.18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部分係賣超11.72億元,避險部分係賣超85.14億元,合計單日賣超96.86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AI族群短期拉回,且帶量大跌的浮額愈趨凌亂,使中期整理時間持續拉長,在短期底部區未浮上檯面之前,布局或仍暫宜保守。目前看起來,AI族群前波軋空後,本波拉回係呈現修理多方的短線帽客格局,在帽客的攪局籌碼未沈澱之前,AI相關概念股暫區間游走為宜,高、低檔宜善設停利點及停損點。
業內人士表示,短線金融股、聯發科、大立光等重量級集團股力守榮面,與前波率先拉回整理的部分二線AI股已領先抗跌觀察,大盤近期的整理格局,仍屬相對強勢架構,加上官股券商與國家隊法人逢低護盤意願仍相對濃厚,台股後市不必過分悲觀。
另外,從歷史經驗觀察,秋節前後的變盤前夕,多、空愈趨分明機率大,在美國Fed利率政策待觀察、國內總統大選雜音紛擾與電子業終端庫存待進一步去化下,預期秋節前的指數上檔似不易有太多空間,反而是秋節後隨著9月營收與上市櫃企業Q3財報將陸續出爐印證景氣轉機下,大盤可望在Q4再呈驚驚漲格局。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台股收跌222點失守季線 台積電、AI概念股疲弱
美股4大指數15日終場盡墨,台股今天賣壓出籠,指數終場下跌222.68點,收在最低點16698.24點,跌破季線約16828點。盤面上,權值股台積電收盤下挫3.23%、AI族群疲弱,造紙、鋼鐵等族群相對抗跌。
台股今天開低走低,尾盤跌幅擴大,加權指數收在最低點16698.24點、下挫222.68點,跌幅1.32%,成交值新台幣2787.53億元。
觀察盤面個股走勢,蘋果(Apple)iPhone 15系列4款新機15日開放預購,蘋概股今天漲跌互見。台積電開盤下跌10元、以548元開出,尾盤跌勢擴大,收在540元、下滑18元,跌幅3.23%。鴻海尾盤在資金進場拉抬下,終場小漲0.5元,收在106.5元,漲幅0.47%。
其餘蘋概股如大立光、玉晶光、聯發科今天表現抗跌,終場分別上漲1.2%、1.54%、2.49%。
人工智慧(AI)概念股持續修正,今天包含緯創、緯穎、技嘉、廣達盡墨,終場分別下跌3.35%、7.24%、4.24%及4.51%。鋼鐵、造紙等傳產類股相對抗跌,終場各漲0.88%、0.33%。
(中央社)
《盤後解析》16700也沒保住 專家:守月待量再戰
台積電(2330)及AI股重摔,台股季線又失守!外電報導,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對客戶需求前景感到憂心,通知荷蘭艾司摩爾(ASML)等主要設備供應商延遲交付高階晶片製造設備,致使上周五台積電ADR重挫收低,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也倒一片,連帶費城半導體同步大跌,今天台股也跟著走衰運。
在台積電(2330)及股王信驊(5274)領跌下,台股以低盤開出,籌碼凌亂的AI股未能延續上周止跌反彈,今天再度遭逢減碼賣壓,奇鋐(3017)、川湖(2059)、光寶科(2301)、金像電(2368)、台光電(2383)、雙鴻(3324)連袂探底。
台達電(2308)、廣達(2382)亦因美國電源模組廠Vicor針對包括鴻海(2317)在內的3家台灣一線大廠提起伺服器電源侵權訴訟而股價走弱,雖然多頭試圖點火蘋果及華為智慧型手機供應商大立光(3008)、玉晶光(3406)、全新(2455)及燿華(2367),以及車用零組件股等,中小型股亦兆遠(4944)、達輝-KY(5276)、先益(3531)、雙美(4728)、大量(3167)、文曄(3036)及天鈺(4961)等中小型股漲停作收,在電子權值股重挫下,台股指數開低收低,不僅失守季線,連16700點也沒保住,終場加權股價指數約16698.24點,大跌222.68點,成交量約2787.53億元;OTC指數為217.99點,下跌1.01點,成交量為676.01億元。
今天上市各類股以電子通路類股表現最佳,上漲1.43%,其次是玻璃類股及鋼鐵類股,分別上漲0.92%及0.88%,表現較差者為電腦周邊設備類股、半導體類股及電子零組件類股,其中電腦周邊設備類股下跌3.39%,半導體類股下跌2.4%,電子零組件類股下跌1.49%;上櫃部分,表現最佳為紡織類股、上漲0.62%,表現最差為電腦設備類股、下跌1.29%。
就技術面來看,今天台股受到上周五美股重挫拖累,指數開低後急轉直下,終場大跌222.68點,以16698.24點作收,再度失守季線;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表示,若9月份Fed不再升息,且可預知到年底頂多再升息一碼,而明年美國再走降息的循環機率很高,美元將不再強勢,台幣也有機會走穩,則外資的賣壓將暫告一段落,9月中到9月底,有機會展開法人的季底作帳行情,目前看大盤站穩月線,半導體、AI股及IC設計輪漲,成交量保持在3000~3500億,再挑戰季線16800~17000反壓。
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楊聖民表示,美股四大指數上周五同步回檔,其中又以科技股跌勢較重,導致台股周一開低,不過以中小型股為主的店頭市場表現相對抗跌,由於目前電子上游半導體產業庫存持續調整,加上本周美國FOMC會議將召開,在不確定因素增多下,短線盤面資金輪動快速,並以較具能見度的次產業題材個股表現為主。不過中長期仍看好台灣電子業者在AI時代的競爭力與硬體供應的領先優勢,逢低建議可擇優布局。
( 時報資訊 張漢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