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9/19)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法人指出,受惠投信與與八大公股行庫買進,軍工航太、低軌衛星、鋼鐵等三大族群在昨指數大跌之際的表現相對抗跌,包括長榮航(2618)、大成鋼(2027)、漢翔(2634)等公股加碼股,可持續留意後市行情。
2.2024大選話題升溫,國家隊18日進場,八大公股行庫豪砸71.42億元護盤,是8月9日來最大單日買超,投信更連33買達997億元。分析師認為,歷史經驗總統大選前台股上漲機率高,加上勞退基金及退撫基金尚可撥款超過1,800億元,國家隊進場救市績效可期。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表示,建議投資人可把握大選前行情,包括政策利多加持的產業及受惠股。
3.英特爾搶攻先進封裝製程,向玻璃基板邁出一大步。為解決有機材質基板用於晶片封裝產生翹曲問題,英特爾18日宣布,將推出業界首款下世代先進封裝的玻璃基板,預估2026~2030年量產。 業者指出,玻璃材質的晶片基板,受惠於低間距及更小的膨脹係數,生產製程具優勢,預計相關晶片最早可在2024年年底前生產,搶攻大型數據中心GPU及加速器市場,台廠積極配合英特爾研發,健鼎、欣興及南電等可望迎來商機。
半導體巨擘英特爾搶攻玻璃基板商機,英特爾透漏,只要有更先進的封裝技術,可以幫助到客戶都會積極發展,同時也會與PCB公司合作研發。業者指出,國內一線PCB及載板廠可望受惠,其中,欣興為與英特爾關鍵的合作夥伴,健鼎也助攻英特爾Eagle Stream新產品,兩者將為未來先進封裝技術重要推手。
4.超級央行周揭開序幕,美國聯準會將於19日起召開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投資人態度謹慎,華爾街股市18日低開,開盤近一小時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相繼轉漲,道瓊工業指數緊隨其後,但尾盤時段漲幅明顯收窄,終場近乎收平。
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上漲6.06點,或0.02%,收報34,624.3點;標普500指數揚升3.21點,或0.07%,收在4,453.53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9點,或0.01%,收13,710.2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攀升16.07點,或0.46%,收在3,492.47點。
5.人工智慧(AI)無疑是今年市場最夯的概念,但「股神」巴菲特在去年第三季買進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卻旋即在第四季反手大賣、今年首季全數清倉。但分析師指出,巴菲特透過旗下的專業投資基金新英格蘭資產管理(NEAM),仍祕密持有五大AI股,其中就包括台積電。
目前NEAM就持有五檔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蘋果、恩智浦、博通和Alphabet。根據美國上市監管文件13F披露,截至今年第二季底,巴菲特透過NEAM,仍持有22,325股台積電,截至9月15日,市值約199萬美元。分析師認為,至少在投資策略角度而言,巴菲特與AI的距離並非那麼遙遠。
6.MCU廠9月需求較8月改善,MCU廠第三季業績愈來愈好,主要是客戶趕中秋節、雙11拉貨,且經過一年庫存去化,通路及代理商也恢復拉貨。法人預估,笙泉(3122)、偉詮電(2436)及通泰(5487)等訂單透明度走佳。
7.靶材大廠光洋科(1785)董事長黃啟峰昨(18)日在法說會表示,目前市場整體需求仍相對低迷,預期下半年市況和上半年差不多,產業到明年上半年都將維持目前情況,但長期仍看好半導體產業強勁成長,未來將聚焦半導體、雲端資料儲存解決方案等2大產業布局,以擴大市占增添成長動能。
8.偉詮電(2436)總經理林崇燾指出,終端消費市場還沒有回到疫情前,但MCU庫存健康去化,下半年迄今,該公司營收年對年呈現成長,月對月也逐步加溫,訂單能見度可以看到第四季,有機會持續到農曆年前。
展望未來,他對USB Type-C充電器控制晶片、伺服器散熱風扇的馬達控制晶片看法樂觀,將成為該公司未來成長雙引擎。
9.韌體廠商系微(6231)指出,隨著PC需求回溫,該公司業績下半年將優於上半年,全年度營收有機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目前PC客戶占營收比重達65%,近來也新增AI伺服器、5G、IoT的客戶。至於一直耕耘推廣的Open BMC遠端伺服器晶片,亦有多達60家業者表達興趣,期待明後年有機會發酵。
10.遭到台積電傳聞利空打擊,台積電、AI股18日股價炸裂,拖累台股重挫222點,長黑K棒摜破季線,守穩月線。台股三名師認為,鑑於台股擁有十千金行情多頭、AI股長線景氣樂觀等五大利多,此時大跌是總統大選前的上車時機。
11.華擎(3515)著手為小金雞上市櫃做準備,預計最快於今年底推動旗下伺服器事業永擎電子在台首度公開發行(IPO),另旗下以工業應用主板/系統及Edge AIoT、AI BOX等相關業務為主的子公司東擎科技,也已規畫跟進IPO,做為華擎在板卡、電競等消費性事業之外的營運兩隻腳。
12.大宇資(6111)第四季本業發威,累計近十款遊戲產品將於海內外發行,加上轉投資事業如合正(5381)、安瑞(3664)及全達(8068)有機會轉盈,大宇資第四季力拚轉盈。
大宇資訊本業遊戲方面,今年最大投資在於印度研發中心,7月推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Raider Six,目前在印度市場下載450萬,新增帳號數350萬。
13.大陸救房政策增強散裝市場信心,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 18日續漲147點至1,749點,日租金大漲1,219美元至14,503美元,累計BCI指數近九日強彈逾75%、日租金上漲6,237美元,以海岬型船為主力的散裝族群裕民(2606)、中航(2612)、新興(2605)受惠,尤其有環保節能新船者,可賺到較高日租金或長約價,已經獲利。
14.提供研發軟體、CAE(電腦輔助工程)的虎門科技(6791),為強化留才機制,預計10月份啟動開辦「員工持股信託」,除員工可自訂金額購買公司股票,公司也會相對提撥獎勵金。換算每年調薪幅度為4%~10%。
虎門科技自2020年起獲利連三年突破新高,今年前八月營收3.68億元,年增14.02%,上半年稅後純益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92元,同步創同期新高。
15.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按讚台灣半導體產業,他指出,台灣有三大優勢,包括擁有半導體人才、人才流動率低、交通方便等優勢,他並強調,台灣要捍衛目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16.全球規模最大的歐洲工具機展(EMO)18日在德國漢諾威登場,台灣有包括友嘉集團、上銀、程泰集團、台中精機、永進及東台集團等144家廠商參展,並鎖定航太、電動車、新能源等產業,展出智慧化、複合化或自動化解決方案。為了搶單,主帥或二、三代親征,坐鎮會場。
17.遊艇產能明年將滿載,因應客戶訂單需求,東哥遊艇董事會18日通過資本支出20億元,在現有的兩座廠房附近購地興建第三廠,預定2025年下半年量產,用於生產35至40公尺的豪華遊艇,年產能為6至8艘,屆時東哥三個廠的總產能將達18至24艘。
18.工業電腦大廠樺漢(6414)積極推展「軟硬整合」布局策略,18日公告由子公司Kontron AG取得ALTIMATE全數股權,斥資1,164萬歐元,換算新台幣約3.97億元,併購重點聚焦在取得運輸軟體相關專業技術。
19.PCB廠走過上半年低潮,本季可望邁入全年高峰,HDI板大廠華通(2313)為美系消費性品牌、陸資手機品牌廠供應鏈,隨著中、美二大重量級客戶新機預購火熱,推升華通第三季營運,法人預估,華通本季可望季增15%,繳今年單季營收新高紀錄,若11月後新機銷售動能延續,第四季有機會挑戰持平。
20.台積電投資美國廠計畫持續進行!經濟部18日召開投資審議委員會,會中核准及備查重大投資案件計八件,其中台積電獲准以45億美元,增資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做為營運資金。這是投審會繼今年3月同意台積電增資35億美元給美國廠之後,第二次放行台積電增資。
21.尚騰汽車集團多元拓展國內汽車事業版圖再下一城,攜手上市車燈零件廠堤維西導入韓國隔熱貼膜技術,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並於10月發布全新品牌「U盾」,亦同步推出號稱為「終極解決方案」的隔熱紙技術。
22.高雄市政府已公告亞灣第一個捷運聯合開發案招商-高雄捷運黃線Y15站土地開發,鎖定有意前進亞灣設立企業總部與研發中心的國內外廠商,開出開發商最高可分回70%樓地板面積的條件,若順利脫標,可望引資115億元。
23.華航廣開航點搶賺日圓,宣布台北-熊本航線18日開航,每周飛航2班往返,預計12月起增班至每周4班,搭配明年1月起增至每周16班的台北-福岡航線,華航布局九州地區每周將達20班,飛航班次最密集、雙點進出最便利,大幅提升旅客行程安排靈活度。
24.「護國神山」台積電受到通知設備供應商延後交貨消息影響,18日股價修正逾3%,跌落月線、半年線雙重關卡。不過,在台積電出現急跌走勢之下,再度觸動小資族「危機入市、低檔布局」操作心態,單日零股交易爆出逾158萬股大量,創近兩個月以來新高。
25.政府鼓勵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被視為金融業ESG的一環,近年民營銀行也加入危老重建之列,結合信託機制協助地主或建商降低資金風險,或協助地主自建來提高銀行土建融業務,台北富邦銀今年洽辦的都更與危老案件已破百件,玉山銀行也逼近百件。
26.DRAM近期報價止穩,繼DDR5價格第三季止跌回升後,DDR4及DDR3現貨價最新報價也多呈現翻揚,業界人士預期,DRAM第四季合約價看漲。
三星9月宣布擴大減產,限縮DRAM、NAND Flash供給,在供應商不願再降價下,DDR4 1G*8顆粒現貨價持續上漲,近兩周累積漲幅超過1成。
27.台北市頂級辦公室需求穩定,租金行情持續居高不下,富邦信義A25總部大樓完工,首見租金實價登錄,低樓層的18樓戶月租金91.3萬元出租,換算每坪月租金達4,000元,信義計畫區已至少有八棟商辦租金站上每坪4,000元高位。
28.品牌廠華碩與網家旗下21st FinTech(廿一世紀數位科技),攜手首推電競筆電訂閱方案,搶攻消費者年年換新機的新消費商機。
這也是兩業者分別於自家推出商用PC租賃,與iPhone訂閱方案後,在台首見的電競筆電月付型出租商模。
29.產業研調機構Omdia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AI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6%。隨著新創公司和大型雲端服務業者(hyperscaler)發布大型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生成式AI應用市場已於2023年呈現爆炸性成長。
30.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在32元有重重關卡,除央行機動進場調節,及月底加季底出口商作帳拋匯需求,短線相對有撐。接下來第四季升息將進入尾聲,加上近來人行加強穩匯,連動新台幣在內的主要亞幣,貶勢預估逐漸收斂。
31.美國聯準會(Fed)今(19)日起召開兩天決策會議,專家認為Fed有可能開始調升中性利率預測。法國巴黎銀行經濟學家舒利亞提耶娃(Yelena Shulyatyeva)表示,這代表「整體利率水準將升高」。目前Fed的中性利率在2.5%,但預估區間介於2.375至3.625%之間。
32.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退而不休,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海洋永續趨勢,再跨入「藍能」新領域,與四十年老友、藍色經濟理念倡議人Gunter Pauli共同發起,與台灣產業界攜手打造零碳排遊艇,並建置Porrima未來船供應鏈,同時亦偕緯創投入風能發電商機,與德國Skysails共同開發新技術。
33.成立20年後,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終於在上周末達到500萬輛的生產里程碑,距離上一次達到400萬輛,中間僅隔六個月。對此,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發文慶祝。
34.在中美雙邊官員積極鋪墊下,「習拜會」再露曙光。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和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16至17日於馬爾他舉行多輪會晤,美方官員透露,兩人談及領導人會面的可能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也接力於美東時間18日會晤。
35.財政部近日核釋,機關(構)、事業單位、學校、法人、團體給付員工確診新冠隔離治療請假期間的薪資,如超過勞動基準法工資給付標準或勞雇雙方約定金額,得就該超過部分金額的200%,自申報當年度所得稅的所得額減除。
36.中鋼上周開出第四季盤價,多數產品皆上調價格,其中與下游螺絲業息息相關的棒線,每噸調漲1,000元,新價雖沒有太多反彈聲浪出現,不過螺絲廠也坦言,第四季仍難有看好的理由,恐無法增加棒線買氣,更有業者直言想等中鋼的專案價出爐再出手進貨。(中性看待)
37.美國三大汽車廠鬧罷工,外媒報導工會談判代表揚言不排除擴大行動。對此,國內汽車零件廠包括和大(1536)、世德(2066)、劍麟(2228)、麗清(3346)及聯嘉(6288)等公司皆表示,北美市場業務目前皆仍維持正常出貨,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中性看待)
38.台康生(6589)雙喜臨門,授權給Sandoz AG銷售的乳癌和胃癌生物相似性藥品EG12014,獲歐盟藥品管理局(EMA)人體用藥品委員會CHMP推薦上市許可正面意見,有機會力拚第四季取得藥證。另該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益康平」凍晶注射劑150毫克,繼今年5月獲得台灣TFDA核准上市後,18日公告獲健保核價給付,每支11,323元。
39.房市928檔期眾案齊噴,上市櫃建商看好新青安房貸政策撐出剛性需求和買氣,合計近1,500億元新案蓄勢上膛,包括勤美(1532)、中工(2515)、宏普(2536)、愛山林(2540)、華固(2548)、遠雄建(5522)、達麗(6177)等7家,手中百億級大案就有8筆,推案來勢洶洶。
40.三福化(4755)因半導體、面板業務需求持穩復甦,營運推進,法人預期第三季營收有機會重返年增表現,搭配下半年回收顯影劑設備等工程收入進帳,毛利率蓄勢推升。晶呈科(4768)新品布局加速推展,規畫在二廠生產去光阻液,已接獲新客戶訂單,並有超過雙位數客戶洽談樣品測試中;目前接單情況比預期要好,有機會在今年底前開始出貨。
B.利空因子:
1.美國房貸利率8月攀抵近20年高點,導致房市爆發解約退訂潮。據房地產經紀商Redfin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取消購屋合約比率,創2022年10月以來最高。
2.儘管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會議按兵不動應該已成定局,但主席鮑爾20日會後記者會的談話,特別是針對降息釋出的蛛絲馬跡,都有可能讓美股震盪加劇。
根據外媒報導,鮑爾會後聲明預料將與8月他在傑克森霍爾央行年會演說內容差不多。不過市場分析師指出,Fed發布最新利率點陣圖與會後記者會問答環節,才是牽動美股走勢的重頭戲。(中性看待)
3.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多箭齊發試圖拉抬匯市,但邊際效應遞減愈加明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8日連六漲,再創逾一個月新高。但在岸價和離岸價不僅跌勢擴大,中間價和市場價的價差擴大到逾1,200個基本點,兩者悖離之勢愈加明顯。
4.美國預計10月起恢復學貸還款,未來一年消費者的荷包可能縮水多達1,000億美元,民眾可能開始縮衣節食,大型零售商對此感到憂心忡忡。
5.利率前景不明,資金轉往美債,加上投資型保單新制壓抑買氣,壽險8月新契約保費約485億元,今年已有三個月單月賣不到500億元,前八月累積新契約保費收入僅4,722億元,剩下四個月即便沒有衰退,全年新契約保費亦難破7,000億元,恐創下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6.大陸疫情經濟不佳,歐美市場需求不如預期,上銀、直得、全球傳動等傳動系統元件廠訂單能見度出現下滑,從第二季的平均3.5~4個月降至目前的1~2個月,預估明年營運才變好。
7.憂分紅保單爭議再起,金管會緊盯。保誠人壽分紅「神單」改版新上架16天就停售,金管會官員表示,已要求保誠人壽解決三大問題,一是分紅揭露方式要讓保戶「看得懂」;二是銷售不得讓客戶誤會有保證、投資、儲蓄的疑慮,三是分紅機制要明確。
8.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銀行今年不賣保單改賣美債,對壽險新契約保費貢獻下滑。壽險公會統計,前八月銀行通路貢獻新契約保費僅1,684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319億元、減幅近44%,依此趨勢,全年銀行通路貢獻恐不到2,500億元,恐創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
9.勞動部18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目前有642家事業單位、1萬1,738人正在實施無薪假。勞動部指出,這一期仍以製造業增加712人較多,其中新增較明顯的包括一家自行車零組件業者與一家真空設備廠商,因受到訂單減少影響,分別通報140人與180人。
10.歐洲央行(ECB)管理委員會委員暨希臘央行總裁圖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1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稱,借貸成本很可能已經觸頂,目前歐元區各國政府應藉由緊縮財政政策來協助遏止通膨。
11.歐盟在文件示警,2030年前歐盟在鋰電池和燃料電池對中國的依賴,堪比俄烏戰爭前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有此前車之鑑,歐盟必須積極採取行動,避免危機重演。
12.根據加州政府文件,總部在聖荷西的網路設備大廠思科(Cisco)準備10月在南灣區裁撤350名員工,為今年來第二輪裁員行動,顯示矽谷裁員風潮仍未停止。
13.英國央行21日將召開9月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將再次升息1碼。但這可能是此次緊縮循環最後一次升息,原因是經濟降溫令決策官員日益感到擔憂。
14.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上周末發動大規模罷工不只衝擊通用、福特、Stellantis三大車廠,也波及恩智浦(NXP)、德儀兩大車用晶片供應商,且隨著罷工時間拉長影響層面更為廣泛,恐將打亂三大車廠電動車布局,讓特斯拉獲益。
受此影響,恩智浦及德儀股價在15日收盤都下跌2%左右,而全球車用晶片代工市占率最高的台積電也在18日收盤下跌3.2%。
15.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自15日發動罷工至今邁入第五天,但勞資雙方依舊僵持不下。克萊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上周末提出21%調薪幅度,卻遭UAW會長范恩(Shawn Fain)一口回絕,且工會除了要求調薪,還主張周休三日,恐大幅增加勞工成本。
16.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中國正積極完善電動車境內供應鏈。日媒日前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22年11月,中國政府已內部指示本土電動車廠使用中國產半導體等電子零件,這讓未來日本、美國、歐洲的零部件製造商,很可能被排除在外。
17.當前中國經濟欲振乏力,經濟學家將其與1990年代後陷入經濟停滯的日本相比,認為兩國情況幾乎如出一轍。華爾街日報18日報導,中國許多方面甚至比當時的日本更棘手,包括更高的公共債務水準、更糟的人口結構、更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及對民營經濟的整頓。
18.民事大法院針對保單可為強制執行標的做出統一見解後,近日已出現欠稅大戶名下保單被強制執行的首例,該戶因積欠贈與稅逾5,000萬元,名下及其以家人名義投保的保單被強制執行4,600餘萬元。
19.為迎戰蘋果iPhone 15,陸資手機品牌群起突圍,在華為新機預購超乎預期之後,手機供應鏈傳出小米、傳音各自追加200萬至300萬支手機訂單,由於手機為這一波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迷的重災區,蘋果及非蘋陣營競相推出新手機,加上陸資品牌廠追加訂單,供應鏈預期手機產業已經築底。(中性看待)
20.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平緩,市場多看好明年產業可望回升,但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陳澤嘉預估,2023年台灣晶圓代工業合計營收衰退13%,且對於明年半導體產業展望保守,陳澤嘉認為,明年全球晶圓代工產業成長可望達15%,但總經前景仍是可能變數。
21.終於復工!興富發「文心愛悅」建案今年5月10日造成中捷重大工安意外後,興富發在台中的九個建案遭都發局勒令停工四個多月後,台中市政府都發局18日指出,經通過第四及第五方公正單位確認,各項缺失均改善完成後,13日同意復工八個建案,尚有一案未復工。
22.輝達(NVIDIA)股價回檔壓力加重,創近一個月以來低點,台系AI鏈走勢疲弱,散熱族群雙鴻(3324)、奇鋐(3017)及伺服器指標緯穎(6669)等18日下殺逾7%,機殼相關族群全面走跌,成盤面資金撤出重災區。
23.高盛下修台積電(2330)明年資本支出等多重利空頻傳,繼上周五美股ADR大跌2.43%之後,台積電18日股價重挫18元、跌幅達3.23%,相關概念股也不支大跌,包括穎崴(6515)、弘塑(3131)、辛耘(3583)等齊步大跌3%~5%,都成法人提款對象。
24.旺矽(6223)對穎崴科技(6515)及旺矽離職員工提起違反營業祕密告訴,業經新竹地方檢察署予以起訴及台灣高等檢察署命令起訴,之後旺矽再提出新事證提出營業祕密告訴,日前經新竹地方檢察署作出不起訴處分,18日旺矽提出再議,穎崴表示,目前已在司法程序中,不多作回應,但該訴訟案不影響公司業務及營運。
25.昇陽半導體(8028)大股東美商Applied Materials,Inc.15日申報轉讓5,000張持股,18日盤後鉅額交易後,仍持有昇陽半導體1.2萬張股票。
對此,昇陽半導體指出,此為大股東理財行為,不影響公司營運。
26.歐美服飾品牌對庫存調整持續保守,下單以短急單為主,國內紡纖廠訂單能見度僅能維持在一個月水準,市場指出,包括遠東新(1402)、新纖(1409)、力麗(1444)、集盛(1455)等紡纖廠,產線平均稼動率在7成、8成,第四季營運仍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