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9/21)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台股日前一度進逼萬七關卡後拉回整理,凱基投顧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整體製造業與半導體產業,超過一年半以上的庫存調整後,樂觀預期智慧手機、PC、消費性電子等三大產業供應鏈,可望今年底前迎庫存回補潮。
2.輝達與台系AI指標股高點修正以來,利空傳聞愈演愈烈,惟外資實際與客戶對談發現,機構法人對AI投資興趣並未熄滅,而是更青睞股價與預期雙雙修正者,里昂證券重申看多台光電、金像電、緯穎,瑞銀更是逆勢調高緯創股價預期至140元,於寒風中送暖,摩根士丹利證券重申技嘉「優於大盤」投資評等。
3.聯發科集團第七檔生力軍-達發科技敲定於10月掛牌上市,董事長謝清江20日表示,全球美加英荷等八大國家網通基礎建設支出上看800億美元,達發看好「網通基礎建設」與「高階AI物聯網」二大商機,期待明年景氣回春可能展現更強成長動能。
4.英特爾技術長Greg Lavender揭示,英特爾正在開發一款ASIC(客製化應用晶片)加速器,用於降低全同態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FHE)相關的效能負擔。顯示ASIC重要性不言可喻,台廠三家ASIC廠創意、智原、世芯-KY,雖專精方向不一,但在AI世代中同樣受國際大廠倚賴。
5.新纖(1409)切入半導體供應鏈,與比利時化學公司蘇威集團(Solvay)合資的新碩先進化工新廠20日開幕,投入電子級過氧化氫(雙氧水)生產,搶攻7奈米及以下的半導體商機。新碩董事長吳昕岳表示,台南廠預計今年第四季試產,明年首季進入量產,規劃的儲備量約7天,目前國內的半導體客戶都在積極接洽中。
6.航太大廠漢翔(2634)與儲能電池廠天宇(8171)在漢翔位於台中清泉崗的複材中心(TACC)舉行雙方儲能貨櫃技術合作MOU及3MW儲能案場簽約儀式。漢翔投入能源管理系統研發,並天宇異業結盟,共同開發儲能櫃,搶進儲能市場。
7.長榮航空與國泰世華銀行20日宣布再度合作發行長榮航空聯名卡,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7月以來航空燃油上漲超過三成,票價已調整仍無法全部反應,目前透過高載客率、高票價策略,今年獲利仍可拚史上新高。
8.檢視本周來法人逆向買超前十大上櫃股,包含中光電、精剛、合晶、旭品、宏捷科、光洋科、美而快、欣銓、台星科、宜鼎等,中小型電子題材股仍為大宗,前三大中光電、精剛、合晶等法人累計買超量各為4,352張、3,804張及2,674張。旭品、宏捷科、光洋科等買超量也都超過千張,其餘的美而快、欣銓、台星科、宜鼎等,累計買超量介於912張到855張之間。
9.儘管車用PCB廠股價回檔,然而隨著電動車(EV)趨勢來臨,純電動車內含PCB價值約為傳統燃油車的5至6倍,其中電控系統占50%以上,在汽車電子化大趨勢之下,不僅2023年車用PCB產值打敗不景氣,逆勢成長14%,市調機構預估,2022年至2026年車用PCB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上看12%。
車用相關PCB廠20日股價均漲多回檔,定穎投控(3715)爆出逾10萬張巨量,股票周轉率衝達36.02%,終場下跌逾8%;健鼎(3044)也面臨漲多獲利回吐壓力,下跌3.54%;燿華(2367)收跌2.13%,雖然車用PCB走勢震盪,然而中長期需求仍備受看好。
10.經過一年庫存調整後,大陸MCU市況終於見到曙光,近期市場傳出,大陸部分料號出現回補庫存,甚至出現漲價態勢,價格逐步築底;有助營運持續承壓的台廠,如新唐(4919)、盛群(6202)、松翰(5471)、笙泉(3122)等,改善毛利逐漸脫離谷底。
11.汽車傳動系統零件製造商和大工業亞洲以外首據點投資案正式啟動,和大董事長沈國榮20日表示,美國新墨西哥州新廠預計可於2025年第二季量產,首條生產線訂單已經全滿,當年度就可貢獻12億~13億元營收,目標設廠第二年營收貢獻達25億元並損益兩平,拚2027年開始獲利。
12.全球半導體產業聚焦庫存調整,IDC預測,全世界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在2023年將年減13.1%至5,188億美元,2024年回歸成長軌道,將年增20.7%,回升至6,259億美元。
長期而言,半導體產業將由車用、資料中心、工業及AI四大新科技應用驅動成長,IDC預測,到2032年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1兆美元。
13.台北國賓皇宮酒店20日舉行動土典禮,將改建成一棟飯店、兩棟住宅,地上23層,地下6層,分別是「台北國賓皇宮酒店」與「國賓皇琚」,由仰德集團董事長許育瑞、東京皇宮酒店社長吉原大介、三菱地所設計專務大草徹也、鹿島建設副社長越島啟介、中鹿營造董事長小俣悌二、大陸工程執行長Mr. Simon Buttery、大矩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楊立華、慕樺廣告董事長李幹樂等聯合執鏟動土,祈願改建案順利圓滿,奠基永固。
14.是方電訊(6561)所屬台北網際網路交換中心TPIX(Taipei Internet eXchange)世界排名97、正式挺進全球百大,成為台灣唯一跨入全球百大門檻的網際網路交換中心。
15.繼奇鋐科技子公司富世達之後,AMAX-KY艾瑪斯科技公告,日前依據中國大陸《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向中國證監會進行備案,經證監會審理相關資料後,通知AMAX-KY不納入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範圍。AMAX-KY預計10月舉行業績發布活動,進一步推動在台IPO。
16.號稱史上最大、占地1.9萬坪的誠品生活2.0新店,新店裕隆城店,20日試營運塞爆人潮。誠品指出,新店標誌誠品從書店、文創擴大為生活風格產業,並寫下籌備時間最長、量體最大、投入成本最高、人力資源最多等四大紀錄,預估人流首日達4萬~5萬,首月破百萬人次,一年人流要拚千萬以上。
17.南僑(1702)受益於疫後兩岸餐飲市場回溫、夏季冰品銷售亮眼,今年以來業績月月增,自結8月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增逾4倍,前八月EPS衝上2.12元。泰國南僑新廠產能挹注,迎上當地消費市場復甦商機,將成南僑推進業績新引擎。
18.良得電(2462)拚營運全面升級,擬訂客戶、產品、製造管理能力三升新策略,力拚獲利、EPS、毛利的新三升,良得電董事長特助江文裕指出,今、明兩年的主要成長力道還是來自於車用,估今年下半年車用占比就可望突破1成,明年也還有2成至3成的成長力道。
19.統一實(9907)20日法說,儘管上半年因馬口鐵售價下滑、需求疲弱致獲利衰退,下半年在PET業務恢復正常水準下,有望帶動獲利成長,預期全年可維持往年水準之上。
20.醞釀近十年的新店裕隆城20日開始試營運,首日營業前即吸引大批民眾在門口排隊等入場,除有亞洲最大誠品的號召,由於商場五樓為裕隆自行招商,集結裕隆集團旗下生活餐飲事業各新品牌集結進駐,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更是高度關心,20日不斷透過幕僚掌握現場最新狀況。
21.時序邁入流感疫苗出貨時點,加上國內健保採納題材發酵,國光生(4142)、安克(4188)、世基生醫(7595)營運增溫。國光生第三季在流感疫苗出貨下,營運維持全年高峰;針劑廠第二條充填線已導入自動化設備,預計年底完成,產能將倍增至8,000萬劑,針劑廠年總產能將至1億劑。
22.工業電腦廠維田(6570)第三季受到歐洲客戶放假影響,出貨動能放緩,加上整體景氣低迷致,拉貨力道疲弱,但公司在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交通領域耕耘多年,整體需求仍在,且充電樁等新能源相關應用增溫,力拚第四季營運回穩。
23.「林口王」亞昕(5213)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可望有約200億元的新案陸續完工交屋,明年業績有撐將明顯揚升。
亞昕近年積極到雙北及台中購置土地,推案規模也逐漸擴大,20日除權0.63元,吸引買盤進駐卡位,股價逆勢收紅。
24.台康生(6589)受惠汐止廠與竹北QC Lab廠獲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總合機構PMDA查廠通過,20日宣布,與合作廠商簽訂癌症病患輔助治療製劑產品至少六年的長期供貨合約,將有助CDMO(委託研發製造)業務成長。
25.經濟部20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統計,光學器材因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上漲,挹注訂單成長,但背光模組接單減少,抵銷部分增幅,訂單金額來到18億美元,年增2.5%,為2022年2月以來首次轉正,也是各類別中唯一正成長的貨品。另外,資通產品中,包括伺服器、顯示卡也呈接單成長態勢,只是筆電、手機、網通產品等接單減少,因此,整體接單金額仍年減14.6%、為連續7個月負成長。
26.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於Innovation 2023會後記者會中,盛讚台積電晶圓代工領先地位,而在先進封裝領域則認為各有優勢!不過雙方都是為推進AI世代努力。雖然發展AI伺服器系統,與其他晶片大廠存在競爭關係,但基辛格透露,私下與黃仁勳也是好朋友,既競爭又合作,將與客戶共同努力將餅做大。
對於AI PC展望,基辛格強調,Meteor Lake最大亮點在於NPU(神經網路處理器),不必利用雲端資料中心來獲取算力。從現在開始,英特爾將AI廣泛引入PC,帶領數億台PC進入AI時代,千億美元商機值得期待。
27.永彰(4523)加速擴張非車用領域業務,瞄準新興的儲能商機,子公司永雋科技月中簽訂採購戰略合作夥伴INVINITY Energy System新一代電網等級應用釩液流電池產品「Mistral」合約,後續並將直接在台設立產線生產。
28.8月加權指數劇烈震盪,月線下跌2.98%,但投資人越跌越買,使台股基金規模月增22.88億元至4,490億元,月增幅0.51%,其中台股基金前五大投信規模都在400億元以上,與前期相比,僅統一、野村兩家逆風成長,且以統一投信月增19.01億元奪冠。
29.近日華為Mate 60、iPhone 15兩大系列推出,再度活絡原本清淡的手機市場,各大零件廠,包括記憶體族群跟著受惠。有消息指出,與華為一樣,也遭到美國制裁的大陸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從現在到明年上半年的產能已被搶光。
30.繼柏文健康事業(健身工廠)之後,台灣將有第二家股票上市健身房,香港商世界健身事業(World Gym)台灣分公司宣布送件申請股票第一上市,預定明年第一季掛牌。World Gym全台有118家,規模居台灣業界第一。
31.華為25日將舉行秋季新品發表會,除已上架販售的Mate 60系列外,還將推出號稱「十年大作」的最大平板Mate Pad Pro,該面板尺寸達到13.2英吋,將搭載目前中國市場最自豪的麒麟9000S處理器,以及「星閃技術」,成為華為首款星閃產品。
32.台股9月震盪加劇,但股民越跌越想進場。國泰金控20日公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有近6成受訪民眾認為台股在未來半年會持穩,其中有近37%認為指數會繼續上攻,預估半年內台股會下跌者約26%,較上月27%略降。
33.政府一系列平抑房價政策,讓民眾購屋意願上揚。國泰金控20日公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有19.2%受訪者認為現在是買房時機,是2022年1月以來的新高占比,雖然認為仍不是買房時機者占64.7%,但比年初72.1%大減7.4個百分點。
34.美國聯準會(Fed)在台北時間21日凌晨將宣布利率決策,台灣中央銀行同日下午也將舉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如無意外這次將維持政策利率「連二凍」,即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的水位,分別維持在1.875%、2.25%和4.125%。
35.為避免大選前民生物價飆漲,行政院再出手!繼台電宣布凍漲民生電價後,行政院22日將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會中預計拍板汽、柴油貨物稅減徵措施延到年底。另為防止二度通膨蠢蠢欲動,行政院展開查處違法聯合行為,必要時啟動聯合稽查,嚴防物價哄抬、壟斷情事。
36.迪士尼(Disney)公司計畫未來10年內斥資600億美元擴大主題樂園、渡假村與郵輪業務,較先前投資金額增加一倍,顯示該娛樂巨擘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將營運重點從有線電視移轉至樂園、體驗與產品部門。
37.淨零排放是全球趨勢,財政部次長阮清華20日指出,在公股行庫努力下,到第二季止,全體行庫發行的ESG相關綠色債券規模已達245億元,期盼金融機構與客戶、供應商相互合作,推動淨零。
38.華經資訊(2468)繼與中華郵政合作i郵箱服務後,近期再搶下電商大客戶,與蝦皮合作為其無人商店,建置設備及提供服務,預計該項業務明年可貢獻營收。
39.台股區間震盪,股價居高不下的強勢股此時更添魅力,東陽(1319)第三季挾毛利率攀升優勢,獲利可望寫下新紀錄,獲得大和資本證券調升推測合理股價至91元加持;華通(2313)明年衛星回溫並挾HDI優勢切入AI伺服器,凱基投顧將股價預期升為70元。
B.利空因子:
1.經濟部20日公布8月外銷訂單統計,金額降至460.4億美元,年減15.7%、為連續12個月負成長,主要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壓力、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及供應鏈持續去化庫存影響。即便樂觀期待第四季好轉,但今年全年外銷訂單將呈現第2年負成長。
另外,8月五大主要接單地區全部走黑,陸、港訂單109.0億美元,年減2%,連17個月負成長、追平2015年時最長紀錄;美國訂單150.1億美元、年減14.5%,連續10個月負成長。
2.美國聯準會結束為期二日的利率決策會議,會後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但主席鮑爾強調會在適當時機進一步升息,帶動美債殖利率躍升。華爾街股市20日小幅開高,開盤一小時後那斯達克指數轉跌,聯準會決策公布後,那指跌幅加深,其他主要指數皆轉跌,終場四大指數盡墨。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76.85點,或0.22%,收34,440.88點;標準普爾指數下挫41.75點,或0.94%,收4,402.20點;那斯達克指數下滑209.06點,或1.53%,收13,469.1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挫跌60.22點,或1.74%,收3,398.81點。
3.受美國聯準會將公布最新利率決策的影響,在外資賣超182億元與內資觀望並獲利回吐,台股十千金20日罕見同步收黑,加權指數終場下跌101點或0.61%收16,534點,回測半年線支撐,成交量增至2,843億元近二日最多。
4.聯準會20日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25%至5.50%範圍不變,但透露年底前可能再升息1次以打擊通膨。由於近日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多數聯準會官員預期明年之前基準利率都將維持在目前的水位不會降息。
5.美國國會兩黨在2024財年(始於10月1日)預算案僵持不下,使聯邦政府關門危機再現,債券巨頭品浩(PIMCO)分析師警告,美國政府9月底恐進入全面且長時間停擺,使Fed在11月例會不敢貿然升息。
6.英特爾於19日舉辦第三屆英特爾創新日(Intel Innovation),其財務長在活動上警告資料中心晶片庫存過剩,距離營運現金流收支平衡仍需一年多的時間,拖累該公司19日股價重挫;有分析師指出英特爾建立晶圓代工業務實為徒勞無功,認為此業務無法為該公司帶來實質利潤。
7.中央銀行第二季意外宣布加碼房市管制措施,鎖定「特定地區」個人第二戶房貸,希望減緩金融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但據央行統計,7月底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降反升至37.21%,市場解讀央行管制效果尚未明顯見效,預料第三季管制將維持、不退場,但應不會推出新管制措施。
8.美國聯準會(Fed)開會前夕,「新債券天王」 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針對美股、美元與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發出系列警告。他認為,美股投資人未察覺到「危機即將來臨」,美國經濟明年可能陷入衰退,而聯邦政府在下次經濟衰退期間可能大幅增加支出,導致美元重貶。
9.陽明海運20日舉行線上法說示警,全球仍受高通膨、高運能、升息等三大因素影響,市場供需失衡問題持續,加上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不容樂觀。接下來,將觀察歐美感恩節、耶誕節等節慶產品消費情況,若有助於去庫存,可望縮短歐美淡季期間。
10.包括國發會及經濟部都預估,國內景氣可望在第四季落底,明年經濟表現也將比今年好。據了解,為避免台電虧損擴大,最快明年總統大選後,台電將重新檢討電價,屆時只要景氣復甦力道夠強,不僅會檢討減半調幅的產業,重新討論調漲電價的可能性也將提高。
11.國人對通膨預期仍處於高點。國泰金控20日公布9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有高達85%民眾認為今年通膨率會高於2%,且有近52%的民眾預期一年後的通膨仍會高於2%。
12.國際金融協會(IIF)19日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球政府、企業和家庭負債合計大增10兆美元,總金額創下307兆美元新高紀錄,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為全球負債激增的主要推手。
IIF最新報告顯示,高利率環境造成全球負債金額飆高,目前的負債規模較十年前暴增100兆美元。
13.亞洲開發銀行(ADB)20日發布報告指出,由於中國房地產衰退及聖嬰現象的風險,使亞洲區域前景蒙上陰霾,今年亞洲開發中經濟體的成長率將低於原先預估。出口導向的台、韓、越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皆遭下修。
14.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延續減產措施和能源需求上升,刺激國際原油報價基準的倫敦布蘭特油價本季來累漲約26%,並逼近每桶100美元大關,讓沙俄成為大贏家,卻給致力對抗通膨的各國央行構成新挑戰。
15.中國資通訊大廠華為蟄伏三年的手機新作Mate 60 Pro,技術突破震撼各界,對中國實施嚴格技術出口限制的美國再傳出新動作。美國眾議院重量級議員擬會見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討論進一步收緊對中出口禁令,並呼籲業者減少對中國投資。
16.2014年隨著特斯拉(Tesla)首批Model S在大陸市場交付後,大陸迎來造車狂潮,2018年巔峰期企業數量逾400家。但熱潮消退後,目前仍有產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僅約10家,九成以上業者死在沙灘上,留下近380萬輛的產能閒置,超過人民幣(下同)1千億元的資金打水漂。
17.自2月以來的面板漲勢在9月下旬告終!TrendForce最新9月面板報價,由於品牌廠採購動能轉弱,全尺寸電視面板價格無力調漲、全面轉為持平,而IT面板價格也同樣持平。面板廠9月已減少投片量,10月價格走勢還要再觀察後續需求的變化。
18.台股20日再挫百點,苦吞連三黑,市場擔憂「黑色星期一」變成「黑色一星期」。元富投顧研究協理林聖傑指出,目前下彎季線對盤勢仍造成不小壓力,止跌關鍵將先看上升半年線16,494點能否成功守住,為此波下跌趨勢的重要「馬其諾防線」。
19.晶圓代工廠世界先進(5347)近日在與法人訪談中指出,第三季營運大致符合預期,包括出貨量季增4%~6%,及毛利率較上季下滑約4%,目前該公司營運重心之一的PMIC(電源管理IC)仍受到陸廠殺價搶單壓力,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在60%,法人預期,要到2024年上半年市況回升,世界先進產能利用率才可望見到顯著提升。
20.大峽谷-KY(5281)日前公告10月31日為股份轉換基準日,11月開始將成為湯石照明(4972)100%轉投資之子公司。
湯石照明日前在法說會上表示,第三季景氣復甦不理想,由於建築行業景氣復甦與消費性電子景氣存有落差,通常要等消費性電子景氣回穩之後,建築行業才會恢復資本支出,因此對景氣看法仍維持保守。
21.聚酯加工絲廠聯發紡(1459)20日法說,總經理王豐岳指出,全球服飾消費力降緩,今年營運保守看待。面對市場競爭加劇,一定要調整產品結構,朝細緻化、客製化紡品生產才有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