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9/25)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台股季底作帳只剩四天,但加權指數7月來重挫571點,季線收黑終結連三紅機率大。法人指出,台股第四季將迎來「選舉牛肉」利多,搭配外資及融券空單回補,行情樂觀以待,AI、車電、記憶體及手機四大概念股是重頭戲。
2.AI族群跌跌不休,亟需人氣股帶頭止跌,內外資研究機構此時出手,中信投顧指出,勤誠(8210)受惠AI需求、通用新平台推出等利多,第四季營收有望雙位數季增;摩根士丹利證券則預測,技嘉(2376)第三季營收季增近4成、年增5成,以強大營運成績單破除市場疑慮,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
3.9月最後一周布局方向,選出投信、八大公股行庫齊力買超的個股有聯電、京元電子、陽明、瑞儀、長榮、旺宏、欣銓、東陽、佳世達、致伸、神基、台燿、群光、力成、精成科、健鼎等16檔。
4.半導體耗材廠意德士(7556)目前正進行新廠擴建,估計未來產能將增加3倍,意德士董事長闕聖哲表示,除了看好產業未來發展之外,也是為重要客戶未來在全球進行國際化布局進行產能預先布置,預期明年在3M退出市場的轉單效應,再加上2025年新產能開始貢獻,營運將逐年展現成長動能。
5.繼美國通過稅收減免法案後,日本政府最快25日拍板對半導體等領域提供長期減稅,此舉可望對境內業者形成降低成本、增強供應鏈等優勢,對已在日本設廠的台灣晶圓三雄,包括台積電、聯電、力積電將來營運可望受惠。
6.台股止跌訊號浮現,八大官股也加碼護盤。據統計,文曄、精剛、中砂、亞德客-KY、旭隼、力旺、晶呈科技、聯發科、景碩、大聯大等,在外資大力縮手賣超下,是唯一「月均量放大」的十檔個股,放大比率介於2.7%~340.1%,國家隊投信與八大官股,日買超金額相加高達4億~5億者,也有聯發科與力旺。
7.鈊象電子(3293)預計27日舉辦法說會。遊戲龍頭鈊象7、8月累計每股稅前盈餘達9.95元,法人預期,第三季將穩賺一股本,全年則可望賺逾四股本,2023年獲利將再攀峰,穩坐遊戲股獲利王。
9.進入健身器材傳統旺季,喬山(1736)、力山(1515)、岱宇(1598)等三大健身器材廠忙出貨,推升第三季營運轉強,業者並看好今年第四季營運表現。喬山表示,依循往例,12月是公司全年營收最高月分,若順利裝機,全年合併營收有機會創下新高,一掃過去新冠疫情對商用健身器材銷售的衝擊。
10.2024年將是AI邊緣運算起飛年!英特爾開第一槍,推出斷網也能運用本地算力進行推論的新世代CPU Meteor Lake,將於12月亮相上市,包括宏碁、華碩、惠普、聯想等品牌廠,跟進布局終端產品。業者指出,AI導入個人裝置將在明年大舉問世,AI從超算中心、伺服器等專業領域,開始走進個人應用,宣告消費性AI世代正式來臨!
8.記憶體大廠三星(Samsung)持續減產,下游客戶回補庫存之下,下一季DRAM、NAND Flash價格可望連袂上漲,帶動記憶體相關PCB供應鏈有望止穩回升,PCB下游應用在汽車、AI伺服器持強有撐之後,第四季可望再添記憶體復甦的生力軍。 國內的記憶體模組板以健鼎、欣興、競國為主力供應商;另外,景碩、台光電與華通基本面轉機契機,也值得密切追蹤。
11.藥華藥(6446)24日宣布,中國大陸近日將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原發性骨髓纖維化(PMF)正式納入罕見疾病目錄,將有助藥華藥旗下新藥Ropeg(P1101)進軍大陸市場。
12.ADC(抗體藥物複合物)成新藥界的新顯學,為快速打進國際競技場,國內藥廠也掀結盟風!諦醫攜手醣基合組CHO-TEM平台,泰福與浩鼎分進合擊,也與中裕合作開發愛滋病藥物;台康與台新藥、台耀構一條龍式的生產;旭富採授權與生技中心入股嘉正;永昕也和建誼合作開發。
13.英特爾新一代晶片、微軟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揭示AI應用由專業走向消費,消費性電子產品找到新的出海口,與消費連動性大的記憶體族群,在需求用量看增趨勢下,報價將領先翻揚。根據韓媒披露,原廠NAND Flash第四季合約價將上漲一至兩成、DRAM約調漲一成,產業界春燕即將來臨。
14.隨著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和數位化,中國電子貨架標籤(ESL)行業未來將繼續擴大市場規模,近七年年複合成長率達33%,產值將從2022年的人民幣2.4億元成長到13億元。電子貨架標籤供應鏈包括元太(8069)、京東方、系統方案商SES、Pricer、漢朔等可望受惠。
15.ADC(抗體藥物複合物)火紅,全球大廠爭相卡位,將於10月16至19日登場的World ADC San Diego會議,已吸引AZ、第一三共、諾華、輝瑞等全球50大藥廠,及擁有ADC技術的Seagen、Synaffix、Immunomedics,國際CMO/CDMO公司Lonza、Abzena等共襄盛舉,並可望掀起投資和併購高潮。
16.特斯拉(Tesla)超級充電聯盟不斷壯大,北美充電標準(NACS)成新標竿,為打入新市場,信邦(3023)積極參與特斯拉標準充電槍認證,並傳來佳音。信邦表示,認證應可於10月底到手,並於11月正式出貨,可望為淡季出貨增添新動能。
17.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日前發佈「全球軟板觀測」報告。根據研究,2023年受限於高庫存和消費需求的下降,全球軟板市場將出現三年來首降,估將年減12.6%降至172億美元,展望2024年,可望重返成長,增幅達5.4%,動能來自手機、電腦的復甦,以及車用軟板持續成長。
18.蘋果22日正式開售iPhone 15系列新機,掀起全球「果粉」搶購熱潮,大陸電信巨擘華為則訂於今(25)日下午兩點半舉行秋季新品發表會,從平板、智慧手表、智選車等一應俱全,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大陸官媒將同步直播,華為官網顯示,截至24日下午三點,已有逾百萬人預約觀看新品發表會,人氣爆棚。
19.雖多數人認為第四季鋼市復甦機會大,但其中仍存在隱憂,最明顯的就是限產一事,時序已進入9月,但大陸鋼廠未有明顯減產跡象,第四季能否落實將成為關鍵,專家認為高爐不是說停就能停,一定得要循序漸進,如此一來是否真能將粗鋼產量控制在去年水準還很難說。此外,目前已有大陸低價鋼品來台投石問路,悲觀者認為重蹈去年下半年「價崩」的覆轍不無可能。(中性看待)
20.近期煤鐵等原物料價格行情續漲,為第四季鋼市提供強勁支撐,但業界人士認為,若要真正能推升鋼價走揚,還是得看大陸的臉色;目前利多包括大陸鋼廠承諾第四季將減產、對岸振興房市「認房不認貸」等措施,大陸汽車銷售市場也推出補貼措施,大陸鋼鐵限產、需求又增加的狀況下,大陸可望扮演亞洲鋼市復甦領頭羊,第四季大有可為。
21.各銀行積極培育資安高階專家,除透過積極參與資安管理及技術相關業務累積實務經驗外,也提供許多資安專業教育訓練資源並要求取得資安國際證照,還祭出補助費用、納入升職加分等措施,就是希望能夠全面提昇資安專業技能。
22.每月激戰的國銀富豪財管業務,8月戰況出爐。根據金管會統計,九家已開辦高資產客戶財管業務的銀行,8月累計客戶數突破6,000人,總資產管理規模(AUM)繼7月順利破7,000億元大關後,8月已來到7,784億元,9月將可望再破8,000億元。
23.大陸當前正在加緊發展能與特斯拉CEO馬斯克旗下「星鏈」(Starlink)抗衡的低軌衛星群網際網路。近日傳出,大陸電信業龍頭中國移動夥同中興通訊、是德科技等業者,共同完成大陸首次營運商NR-NTN低軌衛星實驗室模擬驗證,可支持手機衛星寬頻業務。
24.大陸為加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擬邀集國有企業籌備相關基金。目前已有20多家央企、地方政府以及相關社會資本表達出資意願,預計規模將達人民幣(下同)千億元,將於今年內完成籌設並啟動經營。
25.在美國大力支持下,印度目前成為製造業者的新寵。印度電子與資訊科技部長衛士納(Ashwini Vaishnaw)23日出席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在當地的首座晶片廠動土典禮時表示,該工廠將很快完工,預計2024年12月開始生產印度首批本土晶片,顯示印度朝向全球半導體重鎮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26.東京證券交易所日前宣布10月11日開始啟動碳積分交易,這是全球第五大碳排放國日本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所成立的第一個碳積分交易市場。
27.為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經濟部長王美花24日出席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活動時釋利多!宣布自明年起啟動南部四個工業區的碳權收購方案,民眾汰舊換新購買電動機車,將可獲得碳權2,000元及空污2,000元,合計4,000元補助,電動機車業界聞訊按讚,樂觀將增加民眾換購電動機車誘因。
28.家電市場飽和,品牌版圖挪移不易,家電廠競推第二品牌擴充市占,聲寶(1604)推出「瑞智空調」搶占平價空調市場,並且規劃針對銀髮族推出全新品牌「橘青春」;禾聯碩(5283)則推出以生活家電為主的第二品牌「YAMADA山田家電」,藉由擴充次品牌及產品線,推升營運再成長。
29.櫃買中心於9月25日發布三檔氣候韌性系列指數,包括二檔市場標竿型指數:「TPEx FactSet氣候韌性指數」、「TPEx FactSet半導體氣候韌性指數」,以及一檔交易型指數「TPEx FactSet半導體氣候淨零優選報酬指數」,將提供投資人參與氣象、永續投資的新選擇。
30.食品業進入第四季傳統旺季,包括統一(1216)、福壽(1219)等積極推新品搶市,其中統一一口氣推出故宮滿漢聯名禮盒、飲料新品等,福壽的食品加工則有洽富滴雞精、魚肉品加工等,有望助攻第四季營收獲利創高。
31.篩選上周融資減少、法人加碼的股票有陽明、元大金、大同、至上、聯陽、定穎投控、正文、中光電、廣運、健鼎、合勤控、瀚宇博、萬海等,代表短線融資浮額清洗、且法人積極加碼股,籌碼穩定,且22日已有多檔個股上周五率先止穩反彈,有機會成為本周台股反彈先鋒。
32.儘管台股8月跌510點、跌幅2.98%,但證券商整體仍維持小幅獲利。證交所公布,8月全體證券商稅後純益42.73億元,月減57.81%,累計前八月獲利突破500億元大關、達507.94億元,年增幅73.74%。
33.台股22日止跌回穩,高價電子股也逮到機會重啟漲勢,聯詠(3034)近期股價表現相對強勢,中信投顧指出,聯詠估值具長期投資價值,將推測合理股價升至480元;金控旗下投顧認為AI前景看佳,創意(3443)中長期營運展望樂觀,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1.高通膨及高利率不斷加重美國人財務負擔,導致美國信用卡債務在今年第二季首度突破1兆美元,令信用卡公司損失慘重,且高盛預期信用卡公司虧損將繼續擴大至2024年底或2025年初。
2.台灣最大高爾夫球代工廠明揚屏東廠發生重大爆炸死傷慘劇,明揚和母公司明安董總24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坦承明揚和明安營收和獲利一定會受影響,而屏東一廠建築物、設備及存貨等投保金額約15億元,有足額保險負擔財損,至於死傷員工和消防人員的理賠,將在25日與銀行討論成立信託帳戶,金額未定,但「3億、5億,不成問題」。
B.利空因子:
3.今年以來,AI熱潮推動輝達(NVIDIA)股價飆漲三倍,更帶動一票半導體類股上漲,但近日部分公司的天價市值受到市場質疑,再加上聯準會鷹派立場及中美晶片戰打擊科技股,導致AI熱潮降溫,輝達股價已連跌三周。(中性看待)
4.巴拿馬運河管理局23日公布最新資料,從2022年10月到目前為止,通過該運河船舶數量為11,663艘,較前一年同期減少3.6%。專家擔心年底消費旺季將至,供應鏈瓶頸將會增加全球通膨壓力。
5.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25日在北京登場,但當前中歐關係處於不穩定狀態,除了歐盟近日剛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補貼調查,德國更有意自2026年起禁止電信商在5G網路中使用華為及中興通訊的零組件,引發中方與德國電信業者反彈。業者更指出,如被迫移除華為設備將帶來高達50億歐元的成本,不排除向德國政府索賠。
6.今年以來美國升息導致壽險保費下降,及投資型保單搶購效應已過,影響到業務員飯碗,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壽險公司登錄業務員人數8月底為20萬8,477人,至少為2017年以來同期新低,前八月減少2,672人,年底前若要回到去年底21萬人大關之上要很拚,且整體壽險登錄業務員人數8月為37萬3,792人,也創下四年來同期新低。
7.紡織業陷入近十年來最慘低潮!受物價上漲、通膨、升息造成消費排擠多累,市場預期,紡纖產業明年景氣雖會回溫但幅度恐怕有限。國內紡織上中游廠認為,原物料與能源價格上漲、升息的趨勢下,造成紡織廠成本增加,明年整個產業鏈的營收雖因今年基期低會有成長,不過獲利能力恐趨於保守。
8.明揚(8420)屏東廠22日發生大爆炸,造成嚴重死傷,明揚與母公司明安(8938)24日在櫃買中心發布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火災事件相關事宜。明揚董事長劉安晧表示,身為屏東在地企業,承諾優先關注傷亡人員與家人需求,也會從優撫卹,以確保影響的人獲得支持協助,明揚也會成立信託基金,明天就會請律師開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