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口香糖如何製造出來的?3種常見的天然增黏多醣類

《來自日本NHK 打造健康每一天的營養大全》書摘精選

早在馬雅文明時代,人類就會採集「樹膠」樹脂,凝固後咀嚼,後世拜美國商品化之賜,成為世界知名的零食。圖/freepik
早在馬雅文明時代,人類就會採集「樹膠」樹脂,凝固後咀嚼,後世拜美國商品化之賜,成為世界知名的零食。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增黏多醣類

歸類於膳食纖維的增黏多醣類,可作為食品或飲料的食品添加物,增加黏性或附著力。關華豆膠、黃原膠、羅望子膠等都是天然的增黏多糖類,可能是植物受傷時分泌出來保護傷口的物質。

阿拉伯膠

也稱為金合歡樹脂,取自原產尼羅地區之阿拉伯膠樹(豆科)等植物傷口汁液,加以乾燥而成。結構的主鏈為半乳糖,支鏈同樣有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一吸水就脹成凝膠狀。本身易溶於水,水溶液有很強的黏性,具有良好的乳化安定性,常作為食品或飲料的乳化劑或安定劑,像是加入冰淇淋等甜點,或者是阿拉伯樹膠糖漿,都是典型的用法。而阿拉伯樹膠糖漿裡的「gum」(樹膠),就是因為加了阿拉伯膠才有此稱呼。蘇丹、查德、奈及利亞等非洲各國,都是阿拉伯膠的原產國,尤其蘇丹更是輸出量占世界過半的主要產地,問題是產量並不穩定。

卡拉膠(鹿角菜膠)

取自紅藻類的天然增黏多醣類。自古將海藻、海草或日本沙菜等海藻類煮溶凝固,就成為可食用的「海藻蒟蒻」。卡拉膠為具有彈性的高分子雙層螺旋結構,利用此特性於室溫下凝膠化,可作為食品的凝膠劑、增黏劑或增稠安定劑等,如加入冰淇淋、乳製品、飲料、調味料等食品當作增黏或凝膠劑;或取代脂肪用於肉製品(如肝醬或鹹牛肉等)。

黃原膠(玉米糖膠)

增黏多醣類之一,將以玉米等澱粉當成營養來源的野油菜黃單孢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之分泌物精製的產物。加水混合產生黏性,可作為增稠劑、增黏安定劑等,用途廣泛。加在飲料或調味料等各種食品,能增加稠度提升口感。再者,針對吞嚥能力不佳的高齡者,以此為食材的開發研究也受到矚目。雖對人體沒有不良影響,但大量攝取這種多醣類,因本身不好消化,可能會引發下痢或軟便等症狀。

膳食纖維與加熱

膳食纖維一加熱,其分量或性質會有何變化?

根據研究,如果是水溶性膳食纖維,即使加熱,全部的分量也不會改變;但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一加熱的話,分量就會增加。地瓜或南瓜等富含澱粉的食材就有此特質,應該是部分澱粉沒有融化所致。

而水溶性膳食纖維也會依加熱方式改變特質。比起蒸煮方式,微波加熱的膳食纖維,不易於腸道分解。至於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似乎不會受到調理方式的影響。

口香糖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口香糖起源於西元300年左右。早在墨西哥南部的馬雅文明時代,人們就從俗稱人心果的巨樹採集「樹膠」樹脂,凝固後咀嚼。之後這種咀嚼口香糖的文化,也傳入西班牙裔移民間,拜美國商品化之賜,成為世界知名的零食。

現在的口香糖除了天然的樹膠,也會使用松樹樹脂加工製成的酯樹膠、醋酸乙烯樹脂、聚異丁烯等合成樹脂。其中醋酸乙烯樹脂因取自石油,令人質疑其安全性,但就算誤食,也不會被消化道吸收,會直接排出體外,無須憂心。

文章來源:上西一弘、藤井義晴、吉田宗弘著《來自日本NHK 打造健康每一天的營養大全【全彩圖解】》,方舟文化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