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國家文化景觀! 後龍鎮百年合歡石滬修復 預計12月完工

  • 中時即時 謝明俊
合歡石滬去年底遭風浪衝擊坍塌,目前正在動工整修中。(石滬永續維護協會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合歡石滬去年底遭風浪衝擊坍塌,目前正在動工整修中。(石滬永續維護協會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被文化部列為國家文化景觀的苗栗縣後龍鎮外埔合歡石滬,去年底因遭東北季風帶來風浪毀損,因無錢修復,導致毀坍滬體持續擴大,經地方石滬永續維護協會四處陳情,文化部文資局等補助經費,協會已從9月21日起展開修復工程,預計在12月中旬完工,讓這座百年石滬得以繼續保存。

位在後龍鎮外埔沿海的合歡、武乃等2座石滬,是苗栗縣海岸目前僅存的2座石滬,都有200年左右歷史,因而被文化部文資局列為國家文化景觀,以往都由文資局核撥維修經費,委由後龍鎮公所為管理人,再發包委外交由石滬永續維護協會負責例行性維修。

去年12月底的一波強烈東北季風帶來巨浪,將石滬第2出水口旁的石塊打壞,結果因缺乏經費搶修,導致滬體缺損持續擴大達182公尺之多,引起協會及當地民眾憂心百年石滬將會不保,透過鎮公所、縣政府及立委陳超明等向文化部爭取,獲得文資局核定補助182萬元,加上苗栗縣政府及後龍鎮公所自籌款以總額261萬元展開整修。

石滬永續維護協會承包後發動外埔地區熱心民眾,並找來青壯外籍移工協助運石,工程由9月21日正式啟動,預計在12月15日完工。由於整修工程須利用乾潮前後1個半小時施作,所以每日能下海修補的時間非常有限,都須搶時間施工。

據外埔里長許素瑋表示,毀損的滬體長有182公尺,寬約5米,高達2.2公尺,由於滬體嚴重坍塌,所以必須清理殘體後,從基座開始重新打造,都是使用原滬體的石頭,不足的石頭再以挖土機及人力由旁邊岸際搬運過來使用。

許素瑋指出,由於石滬必須要能對抗風浪,石塊堆疊都有學問,例如基座堆疊時,以大石頭墊底,石頭凸面要朝下,平面朝上,來形成空隙,石滬體廣達5米,壘石都須靠人力一個一個搬運,滬體朝外面,因直接迎對風浪,所以要做成圓面,來化解海浪衝擊力道,滬體內面則須做成平面,以消減水流,期望未來完工後,能讓合歡石滬繼續存續下去。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