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陸低價光電產品 德擬祭限制 業者:自損產業發展

歐洲業者呼籲切勿對光電產業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圖/本報資料照片
歐洲業者呼籲切勿對光電產業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歐盟早前大動作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復以德國政府傳出考慮以貿易保護的方式保護當地太陽能板製造商,對此,歐洲光電聯盟(SolarPower Europe)釋出警告,呼籲歐盟及各會員國切勿對光電產業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倘若中國產品的供應中斷,將嚴重損害歐洲裝置潔淨能源的能力。

歐盟執委會於9月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評估是否上調進口關稅,以保護歐盟生產商不會因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車而受到衝擊。此外,外媒早前報導稱,歐盟及各會員國政府為減少對中國依賴、擴大歐洲自身的潔淨能源製造業,正在考慮對進口產品採取嚴厲措施。

歐洲光電聯盟董事埃爾夫特(Gunter Erfurt)對此釋出警告,認為關稅並非解決歐洲太陽能產業當前挑戰的好方法。埃爾夫特強調,歐盟或是會員國不應透過關稅制裁整個太陽能產業,而是應針對歐洲光電設備生產祭出激勵措施,如是便不會干擾光電設施的部署,也能使歐洲自身的製造業穩定成長。

歐洲光電聯盟在聲明中表示,太陽能貿易壁壘將是一項「雙輸策略」(lose-lose strategy),呼籲歐盟應幫助當地製造商發展。

由於中國太陽能模組大量湧入歐洲市場,且其價格遠低於歐洲製造商的製造成本,使歐洲光電設備製造商長期以來飽受困擾,歐洲光電聯盟日前曾去信執委會,強調因中國製太陽能產品低價傾銷,引發市場激烈競爭,導致今年初以來太陽能模組的平均價格下跌逾1/4,使歐洲企業面臨破產風險。

路透社引述德國經濟部文件報導,德國政府正在研究包括補貼在內的貿易保護措施,盼能保護德國太陽能製造商免受價格下跌的影響。

歐盟曾於2013年至2018年間對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晶圓、電池實施「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導致該段時間歐洲太陽能裝機量下滑,業界擔憂,倘若歐盟再次對中國祭出限制,將導致上述情況重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