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10/3)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輝達、超微及美超微等美股重量級AI股在台股休市期間表現亮眼,激發2日台股AI股漲勢強勁,整體AI股成交值占台股比重達48%,資金往AI股靠攏,價量齊揚,法人認為,AI伺服器市場將進入高速成長,再加上大選政策牛肉激勵,AI股第四季表現可期。
群益投顧總經理范振鴻表示,台股第四季投資主軸眾多,其中看好生成式AI崛起帶動AI應用新商機及上下供應鏈的發展,同時台灣伺服器代工廠與品牌廠可望受惠AI伺服器市場高速成長的商機。
2.輝達(NVIDIA)將在本月15~16日於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NVIDIA AI高峰會,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將於現場分享生成式AI、雲端服務、工業數位化等領域的最新突破。高盛分析師克隆(Steven Kron)看好輝達前景,繼8月底將輝達股票評等調升為「買進」後,近日更將輝達列入優先買進名單,目標股價設在605美元。
3.友達2日晚間宣布,將以自有資金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百分百收購德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BHTC)全數股權,預計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友達董事長彭双浪指出,透過這次合作,友達不只是一家面板公司,而是一家將技術創新延伸至多元場域應用的解決方案供應商。
BHTC為車用零組件Tier 1供應商,收購案若達陣,友達將具備車電系統整合能力,提供面板、車用系統、人機介面整合、智慧座艙全系列產品的多元供應商。
4.掛牌近四個月、規模突破800億元的首檔台股月配息ETF的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第四次配息金額公布。依據復華投信官網收益分配期前公告,00929的10月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11元,以評價日9月28日淨值17.21元計算,預估單次現金殖利率約0.64%、年化殖利率約7.67%。
5.不斷電系統UPS廠碩天(3617)在旺季效應帶動之下,8月營收創新高,預期9、10月營運維持在高檔。碩天受惠於切入資料中心電源管理系統,今年營收、毛利率攀高,公司看好資料中心電源管理系統和不斷電電源系統兩大產品線需求穩健,預期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營運持續成長。
6.美國運動品牌大廠NIKE公布財報獲利優於預期,國內紡織業供應鏈儒鴻(1476)、廣越(4438)、冠星-KY(4439)、利勤(4426)等,多已感受運動盤客戶下單動能逐漸增強、長單比例提升,下半年營運可望「逐季增」。
7.花旗環球證券指出,台系PCB業者掌握AI旋風帶起的內含價值揚升大商機,且在地緣政治疑慮下,比大陸競爭對手更具優勢,金像電(2368)、健鼎(3044)將是AI洪流中的PCB菁英部隊(The A-team),除初評金像電「買進」、股價預期270元,亦上調健鼎推測合理股價至280元。
8.中石化(1314)為充實營運資金,董事會通過將於11月2日以公開底價方式,公開標售高雄前鎮區經貿段五小段1及1-1地號等二筆土地。中石化表示,高雄市前鎮區經貿段五小段1地號土地面積2,124坪,底價15億3,990萬元,相當於每坪72.5萬元;1-1地號土地面積2,362.51坪,底價17億1,282萬元(每坪72.5萬元)。
9.中秋後真變盤!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暫除,在外資買盤回補下,進入10月的首個交易日台北股匯市雙漲迎紅,終場加權指數上漲203點或1.24%收16,557點,站上半年線;新台幣收在32.237元兌1美元,升值3.1分,匯價終止連四貶。
法人指出,台股3日可望站回月線16,565點,接續將向季線16,744點與萬七叩關;匯銀主管則指出,新台幣貶勢有望慢慢止血,短期先看測試32.2元關卡。
10.台達電動車布局再下一城,歷經三個多月的審查程序,台達2日宣布已完成收購HY&T Investments Holding B.V.及其旗下子公司TB&C集團100%股權的併購大業,初估最終收購金額將達到1.47億歐元,逼近新台幣50億元。
11.折疊軸承廠富世達(6805)因應初次上市,將辦理810萬股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格暫定180元至220元,比較富世達2日在興櫃的收盤價320.5元,約當折價31.4%至43.8%,可望募資14.58億元至17.82億元。
12.森崴能源(6806)國際布局再下一城,宣布與日本CHUGOKU電力公司和越南再生能源開發商(BB Power Holdings,簡稱BBPH),三方共同簽署投資合約(Investment Agreement),攜手投資越南再生能源電廠,第一期規模逾200MW。
森崴能源第一階段投資金額達3,890萬美元、約新台幣11.67億元,持有約35%股權。
13.軟板大廠毅嘉(2402)自結9月營收約8億元、月增2.3%、年增3%,再寫下今年單月新高;毅嘉第三季營收23.71億元、季增14.2%,累計1到9月營收63.67億元,相關數據均創九年新高。營收成長主要因為車用產品需求持續旺盛,消費性產品需求回溫。
14.電子零組件廠商信邦(3023)9月營收回神,以28.02億元,寫下歷年同期新高,也連帶推升第三季、累計前三季營收同登歷年同期新高,然因7、8月營收基期較低,第三季營收僅拿下歷史第三高,終止連二季營收創歷史新高的紀錄。
15.記憶體大廠美光公布財報後股價雖重挫,但9月29日迅速起身收斂所有跌幅,摩根大通、花旗環球、中信投顧等各大內外資研究機構全都高度看好美光前景,直指產業正向趨勢不變,凱基投顧亦提出,記憶體現貨價漲勢啟動,台廠中給予南亞科「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85元。
16.看好直播電商前景,東森購物總裁王令麟2日表示,東購直播電商2024年將達80億元營收規模,相較2023年全年估20億元,足足翻4倍成長。
17.隨著PC、手機等裝置資料量成長,推動市場對大容量硬碟需求,硬碟廠商積極轉向新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發展,光洋科(1785)是全球最大儲存媒體靶材廠,該公司表示,已為客戶最先進的HAMR技術提供最佳解決方案,預期將是未來營運回升重要動能。
18.金屬機殼廠華孚(6235)公告9月營收,以5.04億元小創歷史新高紀錄、月增1.7%、年增35.34%,累計華孚第三季營收14.49億元,也同步寫下單季營收新高紀錄、年增率達33%。
19.定穎投控(6815)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8月自結損益,8月在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匯兌收益之下,單月稅後純益1.36億元、年增1,219.64%,每股稅後純益0.49元,年增1,125%,上半年加上8月的獲利進逼2022年全年獲利。
20.導線架廠界霖(5285)第三季營收可望較上季回升,界霖在車用新產品出貨可望在第四季持續貢獻,預期第四季營收仍將維持今年單季高檔,今年在日本及馬來西亞廠均有擴產動作,預期明年將重拾成長動能。
21.近日來一起屏東廠房發生嚴重爆炸,造成多位警消及安全人員死亡,引起社會重大關注。威盛(2388)積極推動智慧工廠煙火辨識防爆偵準系統,保護勞工、警消安全。
22.台股今年來投資人結構加速年輕化,且「內熱外冷」。臺灣證券交易所2日最新公告,9月台股開戶總數再寫1,242萬7,916人歷史新高,月增36,182人,其中,40歲以下年輕族群新開戶數占大宗,達33,066人、占比逾91%,61歲人以上不增反減2,889人。
23.品牌廠華碩2日與英特爾(Intel)簽署Intel NUC系統產品線之非專屬授權合約,正式由華碩承接其既有之第10代到13代NUC產品線之開發設計、製造、銷售與客戶,同時近百名的Intel NUC成員也將納入華碩新成立的ASUS NUC事業部,全新的ASUS NUC產品將於明年1月起陸續推出。
24.公股金控與銀行今年獲利亮眼,八大公股金控及銀行董事長在立法院回答「明年會不會加薪」問題時,八位董事長都舉手表示會加薪。財政部長莊翠雲也說,財政部一直鼓勵公股提高員工福利。
25.10月台股ETF配息大戲登場,2日已公告第一階段配息金額的共有11檔,包括「國民ETF」元大高股息0056、「ETF新秀」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等,將有超過156萬ETF投資人參與配息。
26.據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大陸多個城市隨著國際化加速,排名大幅攀升。身為大陸金融重鎮的上海依舊領跑,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七。深圳在金融科技領域則遙遙領先,位居全球第四。
27.國際記憶體大廠積極減產出現綜效,威剛董事長陳立白2日受訪時指出,記憶體產業苦熬兩年,已看到隧道口,即將大放光明,2024年下半年更可能出現短缺(shortage)的情況。
28.新車銷售史上最強鬼月發威!儘管有半個月仍在民俗月,且有中秋連假、工作天數較少,但9月車市仍繳出年月雙增、優於預期的成績單,單月領牌達3.7萬輛的旺季水準,較原先預期的3.5萬輛增加約2,000輛。
累計今年前九月新車總領牌數達34.97萬輛、年增12.2%,為近18年來同期新高。
29.四輪車市逆勢於9月雙增,機車銷售更是不遑多讓,在光陽、三陽「雙陽」削價促銷激戰之下,單月領牌衝上9.06萬輛,年增20.25%,亦較8月成長6.47%,相隔21個月之後,單月機車銷量再度站上9萬輛大關。
30.記憶體產業與消費性電子需求有極大關聯性,市場敏銳度高,談到華為採取先鋒計畫,一口氣殺出多款新機與關鍵晶片,威剛董事長陳立白預言,當6G時代來臨,華為將重返霸主地位。
31.全球半導體大咖來台設物流中心掀熱潮,繼艾司摩爾(ASML)之後,遠雄港董事長葉鈞耀2日透露,近期與國際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物流通路商即將完成簽約,進駐遠雄自由貿易港區二期,預計租下一整棟大樓,量身定做專區。
32.美國雖然避免政府關門停擺危機,但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使華爾街股市今天收盤漲跌互見。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74.15點或0.22%,收33433.35點。標準普爾指數微漲0.34點或0.01%,收4288.39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88.45點或0.67%,收13307.7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14.56點或0.42%,收3448.85點。(中性看待)
33.金融營業稅降至2%有望。財政部長莊翠雲2日表示,財政部對金融營業稅調降態度開放;銀行公會理事長雷仲達也說,金融業可接受降至2%。由於金管會日前已表達希望降至2%的立場,即財金部會及業者三方對此方向已有初步共識,財政部一個月內將提出修法方向。
34.日銀(日本央行)2日公布的短觀調查報告顯示,企業信心獲得改善,非製造業企業的樂觀情緒更是升抵逾30年最高,為日股帶來挹注,日經指數一度大漲逾500點,但高利率烏雲罩頂引發賣壓,使終盤由紅翻黑。(中性看待)
35.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今年前八月已增逾千億元,授信餘額更創新高,據銀行局統計至8月底,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餘額達1兆6,179億元,前八月新增1,163億元,距離今年新增授信目標600.64億元,達標率194%。
36.大陸股市9月欲振乏力,為提振市場信心,近一個月多家A股上市公司掀起回購增持熱潮。截至9月28日,9月以來已有77家A股公司揭露回購預案,其中37家公司宣布超過人民幣(下同)1億元的回購計畫。同時,A股市場有33家公司發出擬增持公告。
37.小米集團持續布局AI領域。最新市場消息指出,小米近期投資由搜狗創辦人王小川創立的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加上先前已投資兩家相關公司,小米對大模型的布局呼之欲出,即復刻小米在行動互聯網時代的打法,投融並舉,內研外投共同推進。
38.在微軟、Google競相推出生成式AI相關應用的壓力下,雲端服務龍頭業者AWS(亞馬遜)2日也宣布推出五項生成式AI創新,包括AWS全面託管服務Amazon Bedrock正式上線、Meta Llama 2模型即將上線、AI程式設計助手Amazon CodeWhisperer的協助開發者撰寫程式等。
對於AWS加碼生成式AI應用,台灣相關的AWS代理商,如伊雲谷、邁達特、精誠資訊等可望受惠。
39.看好國內寵物比人多、一年高達600億元的相關商機,食品大廠包括統一(1216)、福壽(1219)、大成(1210)等近期不約而同推出寵物飼料新品,以期打造另一成長新動能。統一的「寶多福」高居國產寵物飼料第一品牌,近期推新品Petlife,主打高端市場,欲藉此穩固成長動能。
40.長聖(6712)營運報佳音,自結9月合併營收8,719萬元,再創歷史單月新高,交出月增10.6%、年增50%的佳績;累計前三季營收5.03億元、年增12.4%,由於訂單能見度已到明年3月,法人看好長聖全年營收將延續創新高力道,獲利則可望翻倍成長。
41.聯亞藥(6562)2日宣布,已與台康生(6589)簽訂生物相似性藥UB-851委託生產協議,搶攻短效型紅血球生成素每年全球41億美元的市場。UB-851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目前正進行查驗登記前模組批次審查中。
42.搭上AI以及車用需求,台達電(2308)預期下半年AI電源和電動車的營收持續成長,在產能不斷擴充下還會有一波大爆發,明年整體業績目標依然看俏,可望年增雙位數;康舒(6282)則受惠美系及日系車廠產品出貨持續放量,加上收購ABB集團旗下的電源轉換部門,下半年營收及獲利均可望優於上半年。
B.利空因子:
1.世界銀行2日指出,考慮金融環境緊縮及全球經濟疲軟拖累,下調中國與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今、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世銀示警,美國保護主義與債務水準上升拖累,明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開發中經濟體的經濟成長率,將是50年來數一數二的差。
2.因擔心美國9月恐再次升息衝擊,全球股債劇烈波動,勞動、國保、退撫等三大政府基金,8月獲利回吐555億元,惟累計前八月收益仍近達7,102億元。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9月全球金融市場依然震盪,預估會再回吐數百億元,但長期仍看好台股。
3.美國國會9月30日緊急通過臨時支出法案,令聯邦政府暫時躲過十年來第四次停擺危機。這令市場稍微鬆一口氣,關注焦點從政府停擺衝擊經濟轉為美國聯準會(Fed)恐維持鷹派立場,11月例會升息預期升高,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
4.中華經濟研究院2日發布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升2.7個百分點至48.2,是連續七個月緊縮,顯示廠商依舊保守看待景氣。不過,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說,部分產業冒出復甦火花,雖呈現不均衡復甦,但期盼星火可以燎原。
5.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2日升抵10年新高後,日本銀(央)行宣布4日將加碼買進日債,此舉也彰顯日銀企圖遏止日債殖利率續升的決心。不過分析師也提到日銀增加購債操作,恐將加速日圓貶值速度。
6.友達宣布併購德商BHTC,擴大車用供應鏈布局,本來是美事一樁,但由於有明基收購西門子失敗的案例在先,後來又有環球晶收購德商世創的併購案告吹,讓市場對於併購案懷抱一些疑慮。(中性看待)
7.為防止出現預售爛尾,內政部出重拳防堵建商落跑。內政部長林右昌2日表示,預售動支款將朝三大方向規範,包括民眾的保障應優於銀行抵押的債權、限縮資金運用範圍及限制動用價金的時間點。另外,未來也將評估提供「預售屋施工進度查詢」機制。
8.建商針對內政部提出預售屋信託擔保機制的三大精進作為,表態支持保障消費者購屋權益、落實專款專用,但也直言,限縮運用範圍、限制動支價金時間點,恐將加重建商資金壓力。
至於建案土地或地上物被法拍時,買方擁有優先受償權,這一點銀行未必會同意,即使同意,也將使得借款人面臨被追加擔保品、降低貸款成數或提高利率等不利條件,最後中小型建商將難以生存,消費者選擇性變少,是否為消費者之福,還在未定之天。
9.防爛尾樓層出不窮、民眾血本無歸,內政部終於出手,金融業認為,在「限縮資金的運用範圍」各方已有共識、樂觀其成,但對於限制動用民眾所繳價金的時間點,訂在「地下室開挖和出土階段」,這個是屬於工程的早期,等於沒有實質限制,應再衡平「消費者保障」與「建商負擔」,訂定更周延的動撥時點。
10.空汙大戶注意!環境部2日公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收費費率」,新增排放大戶費率級距,其中有102家企業繳費級距由三級增為四級,主要包括電力業、鋼鐵業、石化業及水泥業等產業。
11.今年美國小型企業破產家數激增,凸顯利率急升、貸款標準緊縮與營運成本增加正對這些企業造成沉重壓力。此外,美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對小企業提出的低利貸款計畫結束,也是推升企業破產遽增的另一因素。
12.美國利率可能維持在高水平更長時間,成為投資人難以接受的殘酷現實。其中美國公債價格崩跌、包括蘋果在內的七大科技巨頭股票表現黯然失色,新興市場也因美元升值蒙受極大衝擊。
13.全球經過三年新冠疫情後各國已重新開放邊境,帶動壓抑的旅遊需求強勁復甦。但根據一份報告顯示,通膨居高不下和旅費不斷上漲,讓許多人不斷削減出遊計劃,使疫後的報復性旅遊可能在短期內就告一段落。
14.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2日盤前公布第三季交車量僅約43.5萬輛,較第二季減少近7%,不但低於市場預期,且為一年多來首見衰退,而且原定第三季出貨的特斯拉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依舊不見身影,增加特斯拉可能需降價刺激買氣的壓力。
15.日本為制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進一步限制對俄貿易,最新行動是禁止絕大部分中古車出口至俄國,讓日本中古車商每年營業額減少近20億美元。
16.各國高喊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但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EA)最新報告,欲達成此目標,2030年前全球化石燃料用量須大減25%,自2030年代起,得每年投資4.5兆美元在乾淨能源上。
17.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破產25年後,雖然新興市場體質已有明顯改善,不過該市場的投資表現卻依舊不盡理想。
18.歐盟為降低對中國依賴,近期動作頻頻,先對中國電動車實施反補貼調查,近日再傳出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擬動用補貼或關稅等工具,保護歐洲光電企業。對此,歐洲太陽能業者警告,貿易壁壘將是「雙輸策略」,恐嚴重損害歐洲部署清潔能源的能力。
19.9月中旬大陸黃金期貨、現貨創下歷史新高後,下旬隨即快速回調。現貨黃金於9月最後一周出現三年多來單周最大跌幅,暴跌5.2%,且有7檔黃金ETF單周跌幅達6%左右,導致該類基金年內回報率跌至10%以內。
20.全球PC庫存去化告一段落,市況似有緩步復甦跡象,但PC顯示器市場仍處於持續調整期,加上需求不振及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研調機構下修2023全年度出貨量僅剩1.2億台、年減擴大至10.3%。
21.紡織廠中福(1435)股票於9月14日恢復交易後,股價連續飆漲,10月2日因達公告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布8月自結損益,每股虧損0.04元。
22.中鋼(2002)2日公布9月出貨量,中鋼與中龍共計94.5萬噸,比目標量96.3萬噸略少約1.8萬噸。中鋼副總劉敏雄表示,9月出貨量縮原因除遇到中秋連假之外,也與庫存、市況相關,部分客戶認為價格轉嫁需要時間反應,因此下單偏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