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賣超157億 三大法人10/3賣超台股183億元
外資等三大法人周二(10/3)合計賣超台股183.09億元。包括外資與陸資賣超157.57億元。投信法人買超16.01億元;自營商自行買賣部分係買超3.95億元,避險部分係賣超45.47億元,合計單日賣超41.52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AI族群今下殺尾盤,但卻是盤面上未來兩季的營收與獲利,將展現最亮眼的類股,且部分指標股如技嘉、金像電等強勢抗跌,而即便廣達極短線下挫逾2%,仍屹立月線與季線之上,技術面中多架構未變,顯示逢低仍是篩選波段買點好時機。
另外,中小型股短期大打籌碼戰、景氣觸底轉機股也愈趨抗跌,顯示在低檔等著接手者大有人在,短期指數區間整理的問題,就交給國家隊法人去操心。因為市場仍多觀望台積電2024資本支出可能調降變數,使指數短線上檔空間無多,但個股依題材表現將愈趨在檯面上凸顯,後市不必過分悲觀。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台積電和AI殺尾盤 台股下挫102點跌破16,500點
儘管IC設計勁揚,高價股維持「十千金」,不過台積電和AI概念股殺尾盤,金融下挫,台股今天終場下跌102.97點,收在16454.34點,失守16500點整數關卡和半年線。法人指出,台股後市仍不看淡,行情有機會逐步增溫。
美股2日漲跌互見,台股今天走勢震盪,盤中跌破16500點整數關卡,儘管之後IC設計及高價股包括聯發科、聯詠、瑞昱、創意、祥碩等勁揚,帶動半導體族群回穩,大盤跌幅漸收斂,不過尾盤人工智慧(AI)概念股下殺,牽動台股下跌超過百點,再失守16500點和半年線約16531點。
終場台股加權指數收在16454.34點,下跌102.97點,跌幅0.62%,成交值新台幣2557.15億元。電子股今天終場跌0.57%,金融股下挫0.58%,代表中小型股的櫃買OTC指數跌0.51%,也失守半年線。
根據統計,台股已連續11個交易日成交值不到3000億元,9月迄今僅9月15日單日成交值超過3000億元。
主要電子權值股整理,台積電終場翻黑收在529元,跌0.75%,鴻海收104元,跌0.48%,日月光投控收在110.5元,跌0.45%,聯電收45.25元,跌1.09%。
IC設計及高價股族群相對堅挺,聯發科收772元,漲3.62%,力旺收2150元,漲2.14%,創意收1430元,漲1.42%,瑞昱收404元,漲1.38%,祥碩收1165元,漲2.64%,譜瑞-KY收1010元,漲3.91%。亞德客-KY失守千元,不過譜瑞-KY勁揚重返千元,高價股維持「十千金」。
AI概念股尾盤下殺,廣達收248.5元,跌2.36%,緯創收108元,跌2.7%,英業達收50.6元,跌3.07%,緯穎終場收1595元,跌2.74%,智原收304元,跌2.72%。
台新台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經理人王嘉豪表示,先前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立場偏鷹、以及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危機等衝擊,美股震盪加大,台股也跌破半年線,不過展望後市,第4季進入傳統消費旺季,行情有機會逐步增溫,台股在明年第1季前行情不看淡。
(中央社)
盤後》台股量縮整理 看2類有戲
美元指數衝高嚇跑多頭,今日美股期指、亞股紛紛下挫,而台股昨日領攻主帥台積電(2330),及緯創(3231)等AI一軍指標股也悉數走低,使得多頭欲振乏力,盤中雖有聯發科(2454)領軍高價IC,攜手記憶體、PCB、機殼等族群積極抗空,企圖力守16,500關。
無奈午後空頭加重調節緯創、廣達(2382)、緯穎(6669)、定穎投控(3715)、威盛(2388)、華孚(6235)等大型股,大盤指數跌點快速擴大至逾百點、最低達16453.8點,終場集中市場收16454.34點,跌102.97點,總成交值縮減至2557.16億元。
櫃買市場收214.75點,跌1.11點,總成交值增至775.22億元。匯率方面,今日開盤新台幣兌美元為32.260元、貶值2.3分,上半場探至32.350元、貶值1.13角。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指出,台股今日量縮整理,指數技術指標並未轉強,OTC在中小型個股活潑帶動下,表現相對較強,預期後市中小型股、9月營收及季報出色個股仍有表現空間。
盤面上,台積電收在529元,下跌0.75%;聯發科(2454)收在772元,上漲3.62;高價股的力旺(3529)收在2150元,上漲2.14%、旭隼(6409)收在1645元,上漲1.45%;記憶體相關業者南亞科(2408)、威剛(3260)、晶豪科(3006)等全面收紅。
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台股第四季在產業旺季、作帳行情、消費旺季等多方利多激勵之下,上漲機率向來較高,達九成之多,其中電子指數平均漲幅在三大指數中表現居冠,而今年又有選舉行情逐步發酵利多,搭配AI產業大趨勢爆發,AI需求極具想像空間,有利台股表現。
至於本週台股走勢,廖炳焜認為,因為下週將是國慶連假,且即將進入第三季財報季,且加權指數本益比已非低檔水位,本週盤面可能出現觀望氣氛。
(時報資訊 郭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