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3日透露,目前預計將政府部門的17項民生關鍵系統上網,做異地備援和雲端備援,預估四年內完成。數位部官員對此補充,該計畫預計明年起啟動,初步盤點的17項系統不涉及敏感個資(如戶政資料)和金融交易,主要是會將民生部會相關的資訊,如車子等資料「上雲」。
鄭文燦3日出席「2023第三屆數位轉型鼎革獎贈獎暨分享典禮」致詞時表示,目前台灣最重要的兩個轉型,一個是淨零轉型,一個是能源轉型。而在數位轉型的部分,台灣是一個數位進步的國家,2000年的時候開始展開數位化,經過20年,現在的數位轉型動力又更強了。
鄭文燦說,台灣不只是在半導體、ICT製造的大國,在軟體服務上、在應用端也做了非常多,其中在科技產業、傳統製造和服務業方面的數位轉型都很有成果。
鄭文燦說,成立數位部後,希望數位培力、數位韌性、數位永續都能夠提高,那其中很核心關鍵就是數位轉型以及數位的產業,那這個轉型需要一個龐大的產業來支持。
鄭文燦說,仔細觀察這幾年的發展,其中最關鍵當然是AI跟 雲端的發展,這個是我們下個階段很大的一個成長的動力,應用比想像還要再廣泛,而這個過程需要數位夥伴、各式各樣的資訊大廠、軟體大廠都投入競爭。
鄭文燦說,明年的科技預算,由國科會負責統籌的是1,383億,如果包括基金、國防科技等大概是在1,900多億,由國科會統籌部分的話比去年增加168億。事實上,台灣在預算結構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數位預算跟科技預算,這也是我們願意投入的。
在對AI的部分,鄭文燦說,AI基本法會稍晚才立法,原因是因為AI發展太快,應用端太多,希望能夠發展一個可信賴的AI運作規範,不管在政府跟產業能夠有個依循,所以行政院先是通過了生成式AI的使用指引,而AI的運用會在每個領域都會很廣泛,變成AI產業化、產業會AI化,因此會再投入更多的預算。
那雲端的部分,鄭文燦透露,政府部門重要的17項民生關鍵系統除了做異地備援,也要做雲端備援,以增加韌性,預定四年內完成;同樣的情況也會在企業界,一旦雲端的功能愈強,在第一線得到的資源服務越多,以後不只是數據在上面,在運算上面,企業的這個運作會更有效率。
鄭文燦也說,那原本在數位領域台灣是比較落後的,最近這幾年已經大幅的提高,代表我們國家投入數位建設成果有被大家看到,希望未來加入寬頻跟隨時隨地網路服務,將成為一個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