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遠距醫療守護偏鄉民眾健康

  • 工商時報 產業分析|工業技術與資訊
遠距醫療帶動看診模式發生變化,從「病患走入醫院」的觀念轉變成「醫療送到社區」。圖/本報資料照片
遠距醫療帶動看診模式發生變化,從「病患走入醫院」的觀念轉變成「醫療送到社區」。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疫後時代促使人們生活型態改變,相比過往更樂於配戴智慧穿戴裝置來監測身體健康數據,醫療產業也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更關注如何運用數位科技為醫療照護產業加值,以自動化、無人化、低接觸的新服務模式,提升營運韌性更能兼顧病患福祉。

近年來,數位醫療轉型腳步加快,在AI(人工智慧)科技及大數據分析的輔助下,個人醫療數據逐漸累積,並在實際就醫上提供醫生重要的指引與幫助;加上視訊問診、雲端數據管理等風潮興起,帶動看診模式同步發生變化,從「病患走入醫院」的觀念轉變成「醫療送到社區」,醫院外持續照護機制逐步建立。

因此,醫療資源相比過往更能送進社區,政府部門、研發單位、醫院、科技廠商等,紛紛積極投入輕量醫材開發、政策面推動、偏鄉醫療資源強化等。於此同時,國內科技廠商對於輕巧精密的行動式關鍵醫療診斷設備不斷創新,配合雲端健康管理平台的普及,也擴大使用族群及應用領域,例如預防醫學與健檢、慢病管理、銀髮照護及運動復健等領域。

●醫療資源不均 社區行動健檢解題

城鄉醫療資源不均現象,是臺灣長年存在的問題。就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10,000人要配十名醫師,但截至2021年為止,臺灣仍有240個鄉鎮市區的每萬人醫師人數少於十人。此外,根據2022年原民會十大疾病死亡率調查報告,偏鄉民眾罹患肝病的死亡率較全國平均值高出3.4倍、心臟病接近2倍,顯示臺灣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仍待補強。

對於生活在都市的民眾來說,就近就醫或健康檢查並非難事,但對偏鄉居民來說,一趟往返舟車勞頓,以今年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補助下啟動的「社區行動健檢服務」中,首波服務的三個鄉,芳苑鄉(32,720人)、埔鹽鄉(31,919人)、大城鄉(16,119人),醫師數量均僅有個位數(埔鹽鄉八位、芳苑鄉七位、大城鄉六位)。

至於醫療院所方面,由於影像醫材設備通常體積大、重量重,不方便搬移到院外,且專科醫生(例如牙科醫生、眼科醫生等)也不易到社區現場;加上,社區健檢項目多,受檢民眾又大部分是現場臨時報告,造成健檢現場秩序維持不易,且目前社區健檢仍是紙本表單作業,紙本保管不易。而健檢活動後,由於民眾散居各地,當檢測結果發現異常,只能依賴個案師逐一以電話通知與追蹤,相當耗費護理人員的時間與人力。

為強化偏鄉醫療,經濟部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合作,導入工研院及金屬中心兩個法人單位研發能量,並攜手五家業者開發了十項可攜式醫檢器材,其中包括仁寶「手持式超音波」、杏澤科技「牙菌斑診斷儀」、明達醫學的眼底鏡/眼壓機、創心醫電的心電圖儀等,搭配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的「iMAS智慧醫療資訊平台」,助長者早期篩檢出疑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口腔癌的症狀,亦能整合不同時間、不同場域的檢測數據,提供遠距跨專科會診行動健檢服務。

●一只皮箱 提升醫療可近性

工研院「iMAS智慧醫療資訊平台」將各項醫材整合為一輕量醫療包,透過即插即用的兼容性、智慧閘道器資料整合,醫材快速配對數據上傳提升作業效率,並以病患為中心之協作群組,透過時間序列可視化數據、個管資料與醫師連結形成個案醫系圖,在診斷評估、醫囑跨科會診上更有效率。再加上遠程跨專業會診功能,打造一個從醫院走進社區、從都會延伸偏鄉的行動化、輕量化遠程醫護終端解決方案。另外系統也符合國際標準格式(FHIR/DICOM),並可加密進行跨醫療院所進行資料交換,保障病患健康醫療資訊做到滴水不漏。

工研院積極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期盼透過科技驅動醫療照護產業的革新,建構「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透過科技導入與服務創新,推動國產化行動醫材與醫療ICT,普及到民眾身邊,提高健康照護的就近性,增加醫護體系的效能。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