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西亞(Alicia Garcia-Herrero)■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蓋爾智庫高級研究員
2023年,市場原以為全球為抑制通膨而吹起的升息潮,將嚴重影響美國和歐盟經濟;反倒是結束了三年嚴格防疫政策的中國經濟理應迎來順風,成為國際亮點,而人民幣也應可一掃去年3月隨著新一輪疫情大爆發而來的頹勢,借助景氣回春止貶回升。
然而,事實與預期相去甚遠。西方國家並未陷入衰退,中國經濟成長反而明顯較預期遜色。中國原先預估2023年可達5%的經濟成長目標,曾被認為稍顯保守,但目前看來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今年1月放開防疫政策帶來的興奮情緒,一度將人民幣推至高點,但此後數月人民幣貶值逾8%,貶幅甚至超過普遍被認為是中國經濟非常不景氣的2022年(7.8%)。
■以降息為主的救市手段
此外,自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外部需求成為中國最主要的成長引擎,但今年入夏之後外需卻一直放緩。中國出口已連續四個月下滑,7月降幅高達14.5%,8月降幅也仍有8.8%,與年初以來積累的強勁出口競爭力形成巨大落差。2023年初以來,出口價格累計下降3.5%,人民幣貶值8.1%(相較今年1月的高點)。可以想像如果沒有人民幣和出口價格下跌的支持,中國可能會耗盡目前龐大的貿易順差。
人民幣貶值的原因有很多。除了2023年中國經濟成長低於預期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一直降息,美國聯準會(Fed)卻繼續升息,利差超過160個基點。在疫情前,中美利差曾經達到正200基點,如今大幅度倒掛,導致中國固定收益類資本大量外流。進入中國股市的外國投資者則需要更有耐心,因為7月中國政策制定者召開會議曾提到下半年加大總經政策調控力度後,投資者在等待財政刺激的實施。然而截至8月底,仍未見政府祭出刺激措施的跡象,股市投資者已開始撤離,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除了外國投資者的資金外流,中國居民未經正規管道記錄的資本外逃也在增加。這一點從巨額貿易順差卻未帶動中國外匯存底增加可以看出,貿易順差正以難以追蹤的方式流出中國。最後,地緣政治風險,包括令人擔憂的台海局勢、以及中國對俄羅斯潛在軍事支持可能導致的風險或制裁,都為人民幣的未來帶來額外的壓力。
■弱勢人民幣符合經濟利益
那麼人民幣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裡表現將會如何?對於持有人民幣的人來說,壞消息是中國的經濟表現可能不會很快改善,人民銀行需要被迫繼續透過降息來支持經濟,尤其是在政府似乎還沒有準備好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的情況下。
好消息是,聯準會的利率應已接近最高點,即使再升息應該也只有一次,市場普遍預計明年開始降息。在這種情況下,儘管不確定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利差能否大幅收窄,但至少可能不會再進一步擴大。人民銀行對目前較為疲軟的人民幣水平似乎比較滿意,但也不希望看到人民幣進一步貶值,這一點可以從中國商業銀行的一些外匯干預措施中看出來。
當然,中國並沒有希望人民幣走強的意願。中國出口幾十年來首次出現下跌,而且是在中國迫切尋找成長引擎之時。其次,由於投資者對經濟缺乏信心導致資本外流,為了避免外匯存底損失,保持貿易順差對於中國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出於這些原因,市場預計人民銀行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控制人民幣緩步貶值–這種貶值不會被誤以為人民幣處於劣勢,進而再次加劇資本外流。現在明顯不是合適的時機,因為美元保持強勢,但明年聯準會開始降息時也許會提供一些機會。聯準會貨幣政策開始回到正軌時,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呈現貶值趨勢,人民幣則會選擇跟隨美元貶值。總而言之,未來美元走弱可能是拯救人民幣的一次機會。然而,無法確定的是,世界其他地區將如何應對疲軟的美元和可能更疲軟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