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5日公布9月底外匯存底餘額5,640.09億美元,較8月底減少14.58億美元,已連續兩個月下滑。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由於當月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折計成美元減少,及連二月進場拋匯調節,加上孳息收入下降,均使外匯存底餘額下滑。
蔡烱民說明,9月美元指數上漲2.51%,主要非美貨幣貶值,其中歐元貶3.82%、英鎊貶4.58%、日圓貶2.32%、澳幣貶1.74%、人民幣貶0.14%,新台幣也貶1.17%,且外資連同股利及盈餘匯出擴大至約70億美元,央行進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均使得外匯存底減少。
統計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5,368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降至95%,同為連二月下滑。蔡烱民指出,美國經濟韌性優於預期,9月美國雖未升息,但釋放出鷹派訊息,美債殖利率攀升,資產價格持續下降,那斯達克指數下跌逾6%,AI類股漲多修正,台股以科技股為主、同樣受衝擊,除外資持續賣超,加上10月仍有零星股利匯出,都是影響因素。
蔡烱民坦言,「最近匯市波動大一點」,雖然市場不至於「panic(恐慌)」,但供需確實有一點失衡,央行因而進場調節;近期亞洲疲軟,也反映中日兩國持續寬鬆,對整體亞幣帶來影響。
台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仍居第四,第一名是大陸至8月底3兆1,601億美元、日本1兆1,224億美元、瑞士7,857億美元,印度至9月22日為5,2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