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得到屬於自己的想法而做筆記
「動動自己的腦子吧!」
「要有原創性啊!」
「自己的職業生涯要用自己的雙手開創!」
我們身在一個需要擁有自己想法的時代,這與過去有著極大的不同。
思考的方法以及整理訊息的技術,有多不勝數的技巧存在。
但如果不能跳脫傳統的思考框架,最終也只能得出跟多數人相同的答案。
「這是你思考過後,得出來的答案嗎?」
當你被這樣質問的時候,請拿出自信大聲地說:「是的!我是靠自己的大腦找到答案的。」
這樣回答準沒錯。
現實中有許多人被問到「未來會如何發展?今後該怎麼辦?」時,就搬出新聞上看到的名人採訪來現學現賣。
而在會議上被要求提出有創意的提案時,也會拿多數同事的意見來當擋箭牌。
即便事關自己的職業生涯與未來發展,遇到問題時,腦中還是只會浮現雜誌上讀到的資深工作者分享的跳槽經驗與勵志故事……
「到底有沒有經過大腦思考?還是只會人云亦云?」人生一定會遇到別人對我們抱持這種懷疑的時候。
那麼,如何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原創發想,進而身體力行呢?
不能從固定的框架中去尋找,這只會得出與他人相同的答案,而要從接收到的訊息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再加上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才能得出只屬於你自己的結論。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透過筆記來執行。
很多人誤以為「筆記只是用來提醒自己重要事情的備忘錄」,其實筆記是用來激發「思考能力」的重要利器。
那些不擅長做筆記的人,恐怕常常面臨以下這樣的壓力吧?
「雖然知道筆記的重要性,但我就是做不好啊。」
「把覺得重要的事情都寫下來了,結果完全派不上用場。」
「翻開筆記本想開始思考,卻不知道怎麼下筆,浪費好多時間。」
「下定決心要做筆記,卻無法養成習慣。」
諸如此類的問題。
要養成用筆記來思考的習慣,需要一點小技巧。
因此,本書就是為了那些「想透過筆記來自己找出答案」的人寫的。
明明是只要動動手指、上網搜尋就能找到資訊的時代,為什麼還需要筆記的存在?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唯有將接收到的外界資訊,在大腦中與自己的思考進行結合,如此才能昇華成創意與發想。
換句話說,做筆記並不只是將接收到的外界情報記錄下來,同時也具備引發自己經驗與價值觀思考的功用。
筆記是促進「思考」的必要工具之一,透過這門技術不僅能改變自己,也能改變對世界的看法,說是能夠改變人類思考能力的可靠夥伴也不為過。
講到這種程度,可能會讓人覺得做筆記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其實只要掌握「不要人云亦云」、「提出自己看法」的大方向,並做到以下兩點,就能簡單上手:
第一,平時養成將生活中發現的事情記錄下來的習慣。
第二,做筆記時,邊寫邊進行思考。
這不只是我個人的獨門技巧,而是從許多成功人士的筆記中觀察得來的結論,或許做法多少會因人而異,但原理卻是相通的,這樣做的優點包括:
1. 平時養成將生活中發現的事情記錄下來的習慣
●從數量龐大的情報中,找到自己覺得有用的資訊。
●為了取捨情報,提高對資訊的敏感度,逐漸培養出「自我思考」的能力。
2. 做筆記時,邊寫邊進行思考
●能夠得到具備原創性的發想。
●讓自己能更積極地表達想法。
●將寫在筆記上的東西互相結合,提高創造力。
只要將這兩項關於筆記的要點變成常態的習慣,就能大幅提升「自我思考的能力」。
說到底「思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的目的在於解說筆記術的技巧,所以必須先說清楚,該如何定義「思考」這個行為。
我們常聽到別人說「那個人做事不經大腦」,換成自己面對問題時,就會害怕「我真的有想清楚嗎?」因而陷入不安。
「思考」這檔事並不是從零開始、無中生有的行為。
而是在遇到「狀況」時,運用自己過去累積的知識、經驗、價值觀,把這些「思考要素」結合之後得出的資訊,再構築成完整的想法,換言之就是一種「編輯」成「自己的答案」的行為。
會思考的人能夠掌握局勢,讓自己的思考內容可以隨著情況的改變而不斷更新,再將接受到的情報編輯成適合的應對方式。
相反的,不擅長思考的人面對狀況時會過分樂觀,想把自己的做法套到別人身上,還表現得理所當然。
有句話叫作「停止思考」。
說的就是人應該要多動腦筋、多想一下,如果只憑直覺反應,而疏於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就挖掘不出更好的點子。
當你開始認真思考時,首先要注意「自己是不是被常識束縛而不知變通」,審視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就是圖示中左下方的要點),是否達到深入思考的標準,這種行為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有在「思考」。
說起「思考」,很多人都會抱有製作企劃、提出建議的印象,但思考的行為不僅僅局限在商業行為這一領域。
●思考要在工作上追求成就,還是從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平衡。
●思考要在現在的公司繼續工作,還是走上跳槽或創業的道路。
●思考為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該學習哪些新技能才能產生幫助。
●思考為了孩子與家人,該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
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也都是自己必須好好思考的事情。
我想在這本書中,好好探討如何將思考的技巧,應用到人生的各個層面之中。
為什麼要說得這麼詳細,這是因為如果不了解筆記對於深入思考的具體作用與幫助,那不管講再多,大腦都很難對該好好做筆記這件事產生認同感。
「重要的是哪些事情?」
「哪些東西對你來說才是必要的?」
「判斷的標準是什麼?」
「自己有沒有漏掉的事情?」
「自己有沒有掌握事情的本質?」
「有沒有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該如何把這些要素結合起來?」
「做事的先後順序?」
一邊進行這樣的自問自答,一邊把腦中浮現的想法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當聽到別人說話的時候,也不要只是單純把內容記錄下來。
「哪些內容是重要的資訊?」
「這對我來說有參考價值嗎?」
「這感覺邏輯似乎說不通?」
對於聽到的情報,通過大腦進行過濾,最後再做記錄,如此才能對自己的思考能力產生幫助。
自己究竟該考慮哪些事情?以及如何判斷重要與不重要?這樣說或許有點嚴格,但無法寫出好的筆記,就是你不懂得思考的證明,筆記需要你好好動腦才能寫得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