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用「跳」發電 演唱會也搞碳中和

Coldplay主唱Chirs Martin在2019年時宣布,在找到更環保的方法之前,Coldplay不會再舉辦演唱會。圖/美聯社
Coldplay主唱Chirs Martin在2019年時宣布,在找到更環保的方法之前,Coldplay不會再舉辦演唱會。圖/美聯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來自英國的搖滾樂團酷玩(Coldplay)日前舉行「Music of The Sphere(星際漫遊)」世界巡迴演唱會台灣場,兩天吸引逾數十萬粉絲前往高雄朝聖,帶動觀光產值總計破5.5億元,驚人經濟效益除了讓人見識到天團魅力,這場講求環境永續的演唱會,也讓人見識到音樂產業的環保創舉。

邊Chill邊救地球 Coldplay這樣玩

早在2019年,Coldplay主唱Chirs Martin在接受BBC專訪時便宣布,在找到更環保的方法之前,Coldplay不會再舉辦演唱會。為環境挺身而出的Coldplay,在過去幾年積極與專家找出能達到碳中和目標的巡演方式。2021年,Coldplay推出星際漫遊專輯之際,表示已找到永續演唱會的方式,並選定再生能源技術發達的哥斯大黎加為世界巡迴演唱會首站。

根據星際漫遊世界巡演的網站顯示,Coldplay的永續演唱會包含3個主題,分別是節能減碳(Reduce)、創新再造(Reinvent)以及回饋環境(Restore);同時,他們也持續關注12項指標,包括碳排放、交通、水資源等等。Coldplay並在世界巡迴演唱會於2022年起跑前,發布永續報告書,成為音樂圈創舉。

Coldplay減碳之路藏著許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巧思,不僅電力使用以綠能為主,也在表演場館安裝「動力地板」(kinetic floor),觀眾不論行走或跳躍,都能夠創造電力。

演唱會當中,歌迷不拿傳統螢光棒,改配戴以可分解材質製成的LED發光手環,Coldplay並鼓勵觀眾演出結束能夠歸還LED手環,手環回收率也意外成為台灣場話題。此外,Coldplay承諾每賣出一張門票,就會和非營利組織One Tree Planted合作種下一棵樹。

Coldplay鼓勵觀眾演出結束後歸還LED手環。圖/美聯社
Coldplay鼓勵觀眾演出結束後歸還LED手環。圖/美聯社

演唱會與碳中和有什麼關係?

為減緩氣候暖化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國際間針對減碳策略制定標準,「碳中和」也正在改變音樂產業。

演唱會和「碳中和」有什麽實際關係?演唱會門票生產、歌手、隨行人員及歌迷交通工具的使用、現場所使用的電力等等,都涉及碳排放。演唱會後,散落一地的螢光棒與垃圾,也對環境造成負擔。

科學雜誌《科技新時代》指出,儘管音樂會的長期成本常被忽略,但一項研究指出,光是英國的現場演唱會,每年產生大約44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8萬8千輛汽車在道路行駛

知名愛爾蘭樂隊U2的2009-2011年的「360度巡迴演唱會」轟動全球,據估算,僅2009年就動員超過300萬樂迷,當年全球44場演唱會總收入超過100億台幣。但據衛報報導,U2光是這44次演唱會的綜合碳足跡,就足以讓他們4人從地球往返火星還綽綽有餘。

音樂產業吹低碳風 娛樂巨頭紛紛跟進

環保概念在各行各業擴散,娛樂產業中除了Coldplay外,韓國大勢樂團、歌手也紛紛響應環保行動。根據韓國先驅報報導,韓國歌手請夏(Chungha)所發行的Querencia專輯,便是利用再生紙製作專輯外殼與歌詞本。

韓國娛樂經紀巨頭S.M. Entertainment與YG Entertainment也跟上低碳腳步,S.M. Entertainment旗下男子組合NCT Dream的Glitch Mode及Beatbox兩張專輯,皆採用可生物分解材質製作。

YG Entertainment則以對環境友善原料製作BLACKPINK的周邊商品,BORN PINK專輯也利用經森林管理委員會(FSC)認證的環保紙張、低碳紙張、大豆油墨、環保塗料製成,BLACKPINK更獲選為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大使。

BLACKPINK獲選為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大使。圖/美聯社
BLACKPINK獲選為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大使。圖/美聯社

除了各家唱片公司自主響應,在音樂產業中最具減碳指標性意義的,便是在2021年12月由索尼、環球、華納三大唱片集團,與Beggars Group、Warp records、Ninja Tune等獨立唱片公司聯合簽署發布的《音樂產業氣候公約》(Music Climate Pact)。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音樂產業氣候公約》是由英國獨立音樂協會(AIM)與英國唱片廠牌協會(BPI)發起,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al Programme)的支持下制定。公約響應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的呼籲,簽署方承諾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並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洗綠」顧形象?音樂產業減碳仍有一段路

儘管娛樂界似乎已經為了地球環保動起來,仍有批評者質疑目前的行動仍是學步階段,更有「洗綠」挽救形象之嫌。韓國先驅報報導指出,一位不具名消息來源表示,如果專輯繼續產生大量不必要的垃圾,並帶來負面形象,韓國流行音樂市場可能會崩潰。

首爾大學環境研究所教授Yun Sun-jin則建議,娛樂公司可以打造減少用電量的總部,甚至在建築物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此外,由於表演舞台往往是臨時搭建的,也可以使用可回收材料和回收廢棄資源來裝飾舞台,加速娛樂產業的綠色運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