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SNS (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社群網路服務),難免會收到陌生人的留言。雖然不是誹謗中傷或惡言惡語,但是對方卻擅自解讀並扭曲你的本意,你搞不懂他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可能發生此事的類型:樹懶型、白天鵝型、鹿型

應對的選項
▼告訴自己「他們並不瞭解我」
他們只是擷取你言論中的一小部分斷章取義而已。這種人無論說什麼,你都不必在意,而且你對他們也一無所知,聽取這種人的意見也沒有意義。
▼把他們當作雜草拔掉
有人說惡意留言就像「別人擅自進入自家庭院裡亂丟垃圾」。我能理解這種感受,但庭院長出雜草也很正常,只要把長出來的雜草拔掉即可。
▼與SNS保持距離,甚至停止使用
各種調查研究均指出,SNS並不能帶來幸福感。儘管沒做錯任何事情卻要你停止使用SNS,或許讓人無法釋然,但如果你希望透過SNS獲得更多人的關注,今後惡意留言也會繼續出現。
進一步分析
使用SNS時,不知何時會收到惡意留言。當自己的貼文達到一定程度的點閱人數,就會出現惡意留言。因此,當你努力經營SNS,吸引到相當程度的點閱人數和回應,而且自己也樂在其中的時候,隨之而來的就是惡意留言。
原本只是打算與熟人分享貼文內容,愉快地使用SNS,卻突然收到陌生人的惡意留言,讓你感到困惑和不悅。儘管貼文內容的本意並非如此,但你會覺得疑惑:「為什麼會這樣解讀?」「是不是性格有問題?」「是故意找碴嗎?」這些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也同樣令你心情煩悶。
順道一問,你是如何看待SNS呢?如果你認為SNS是一個可以與志同道合者交流的場域,建議你最好改變這種看法。只要你抱持著這種看法,SNS就絕對不會成為一個讓你樂在其中的地方。
因為SNS並不是讓你用來發現與自己相同的人,而是用來發現與自己不同的人。
舉例來說,臉書(Facebook)最初只允許哈佛大學的學生加入。換句話說,臉書是為了區分哈佛大學的學生和其他人而創建的社群。這不僅適用於SNS,也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社群,社群的形成一開始就是為了不讓非我族類的人加入,將自己人與其他人區分開來。
基於SNS的性質,就算你不想與某人聯繫,對方也可以主動聯繫你。或許你只想跟意氣相投的人有所聯繫,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如果你不想與陌生人交流,那麼你只能待在非公開的封閉小圈子裡。然而,這些使用SNS的人應該多半會希望與許多人互動交流。
SNS只是一種工具,最終要如何使用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