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盡心盡力卻得不到認同?專家:先想想你是為了誰而努力

《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書摘精選

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努力的人,看到周遭的人獲得認同,自卑感會油然而生。圖/freepik
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努力的人,看到周遭的人獲得認同,自卑感會油然而生。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在公司努力工作、在家裡盡心盡力做家事、帶孩子,如果得不到上司、同事、伴侶的認同,總讓人感到煩悶。如果你的努力得不到他人認同,也難以維持動力。

可能發生此事的類型:樹懶型、鹿型

應對的選項

▼告訴自己「努力是為了自己」、「優先考慮自己」

在意周遭人的反應和評價才採取行動的人,無法做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不是說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努力是完全錯誤的事,但是最好意識到這種做法就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上。

▼你希望獲得認同的是成果、行動、思維還是存在?

認同渴望可分為成果認同、行動認同、思維認同和存在認同這四種。對方容易給予認同的順序分別是成果、行動、思維和存在。因為成果顯而易見,因此也容易給予評價,而思維是無形的,所以很難獲得認同。

▼讓對方知道你希望得到哪種認同

我們希望得到他人認同的先後順序通常是存在、思維、行動和成果,與前述的順序完全相反。你希望獲得他人認同的,是這四項中的哪一項呢?試著用言語明確表達出你希望對方認同的內容和程度吧。

進一步分析

努力的人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為了自己而努力的人,另一種則是為了別人而努力的人。

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出於「因為自己想做、因為我想要實現」的動機而努力的人,不在乎是否獲得他人的認同。因為無論是為了他人還是為了社會所做的貢獻,歸根結柢還是為了自己而努力,並不在乎他人是否給予評價。

在這種情況下,給予評價的人是誰呢?答案就是他們自己。這種類型的人重視自己是否已經盡其所能,是否能夠做到,所以如果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結果,他們只會認為自己還須更加努力。

另一方面,有些人努力的目的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評價。這種類型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根據他人的評價來確認自己做得好不好。

為了得到他人認同而努力的問題在於,如果沒有人給予評價,他們就不會去做那件事。如果沒有人給予肯定,努力就沒有意義,因此可能不會去嘗試,即使開始動手做也難以維持動力,經常半途而廢。

此外,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努力的人,對於自己被當成比較對象很敏感。這是因為當其他人獲得認同時,自己的努力是否得到認同也會成為比較的對象。

如此一來,看到周遭的人獲得認同,他們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強烈地認為「必須獲得他人認同」,進而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中。

身為公司經營者,當我觀察身旁的經營者時,我發現有些人雖然在社會上沒有取得多亮眼的成績,但是他們對自己的事業充滿熱情。而有些人雖然已經獲得令人稱羨的成就,卻經常在意外界的評價,對自己的事業「還不滿意」,總是皺著眉頭努力工作。

如果連自己都無法認同自己的努力,無論外界認為他們多麼成功,他們將永遠無法滿足,一直陷於痛苦之中。

文章來源: 安藤俊介著《可以善良,更要勇敢生氣:學會高情商的憤怒技術,畫出自己底線,好人也要很有個性》,方言文化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