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今(11/21)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蘋果iPhone新機拉貨推動,加上輝達新一代AI晶片需求,及微軟、亞馬遜、谷歌等自研晶片加持下,供應鏈指出,台積電製程領先、龐大產能支撐及良率拉高三大利多,帶動業績開始回溫,而3奈米代工產能,今年底可望達到6~7萬片,全年營收占比可望突破5%,明年更有機會達到1成。
法人分析,在輝達、高通、聯發科等多家業者爭相導入下,將於2024年下半年陸續進入3奈米時代,預估台積電2024年底單月產能將達10萬片,確立長期主流製程之方向。
2.華擎(3515)旗下分掌兩大事業的東擎科技(7710)與永擎電子(7711)接連通過公發,看好工業電腦主板、準系統及工控等相關應用,及伺服器業務,皆將受惠於生成式AI推動AI應用加速落地,東擎與永擎分頭並進、搶占市場商機。
其中,永擎因入列輝達NVIDIA Grace Hopper及超微AMD MI300平台之AI伺服器供應商受矚目,新品預計今年底、明年第一季陸續推出,目前亦已投入最新水冷散熱技術之伺服器產品。
3.日股今年屢創新高,帶動國人近年最大一波日股投資熱潮。去年底境內日股基金規模僅新台幣14.58億元、境外日股基金則為251.25億元,今年到10月已分別增至423.9億元及447.8億元,合計新增605.89億元,增幅2.28倍。
在大型投資不斷推動下,國內日股基金規模快速成長,較去年底暴增28倍,亦使境內日股基金規模首度逼近境外日股基金。
4.美國科技類股10日領漲,華爾街股市主要指數全面收高,延續了近來美國公債殖利率回落及市場看好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漲勢。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03.76點或0.58%,收35151.04點。標準普爾指數上揚33.36點或0.74%,收4547.38點。那斯達克指數揚升159.05點或1.13%,收14284.5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57.15點或1.52%,收3805.80點。
5.標普500上市企業陸續發表第三季(7至9月)財報,本周投資人焦點轉向21日盤後發布財報的輝達(NVIDIA)。今年以來AI晶片需求爆量讓輝達各季交出亮眼成績單,分析師看好輝達第三季再創佳績,成為標普500指數第三季獲利成長最大貢獻者。
法人指出,輝達新AI晶片不斷推出,且三版降規版銷陸晶片HGX H20、L20 PCIe、L2 PCIe將搶市,台積電、廣達、緯創、緯穎等概念股可望受惠。
6.聯發科20日宣布,該公司數據晶片及單晶片產品,將進一步支持輕量級5G(5G RedCap)技術;其中,T300晶片將再開業界先河,為全球首款採台積電6奈米製程打造,並整合射頻單晶片(RFSoC)解決方案,預計明年上半年送樣,2024年下半年推出商業樣品,為營運增添柴火。
7.年底集團作帳行情愈趨火燙,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權值三巨頭領軍衝鋒,聯發科旗下揚智(3041)漲停創19個月新高、台積電子公司世界(5347)連七漲,聯電除息後首度收上50元大關,帶動聯家軍宏齊(6168)、原相(3227)同強,華新、明基、友達、緯創等眾多集團齊發力,「小金雞」各顯神威。
8.年底步入建築工地施工高峰期,有利鋼筋價格行情後市,法人樂觀包括東鋼(2006)、豐興(2015)、威致(2028)、海光(2038)等鋼筋族群業績有撐。豐興前周鋼筋、廢鋼盤價調漲後,20日開出本周盤價,廢鋼、鋼筋及型鋼皆維持平盤,力抗市場降價壓力。
9.疫後兩岸與泰國的「食」力大增,南僑(1702)業績獲利大躍進,自結10月稅後純益7,984.1萬元、年增551.55%,EPS達0.32元,大幅優於去年同期的0.05元,由於進入傳統旺季,法人樂觀第四季營收獲利均將創同期新高。
10.亞洲股匯市迎來熱錢大浪,摩根士丹利證券評估,美聯準會(Fed)將於明年6月調降利率,各國央行自第二季末開始降息,美經濟數據接連釋出通膨降溫訊號,帶動資金移轉浪潮,美元指數轉弱,國際資金20日提前反應降息預期,助漲亞幣強勢走升,主要亞股也同歡,日股甚至創下33年來新高。
11.工業電腦廠廣積(8050)受惠網通成長力道維持正向,雖工業電腦(IPC)短期動能相對疲弱,但預期自明年第二季啟動復甦,對全年展望「審慎樂觀」,另公司因應客戶需求及長線生產規劃,越南新廠預計於2025年首季投產。
廣積累計前三季營收46.66億元,年減3.36%,稅後純益7.37億元,年減12.8%,為歷史次高紀錄,EPS達5.47元。
12.外資20日在台北股匯市雙軋,在匯市估匯入9億美元、新台幣大升1.98角收31.658元;在股市買超91.22億元、拉升台股由黑翻紅上漲1.5點收17,210點。法人認為,外資連六買積極回補,月線、季線黃金交叉,多頭排列格局更加穩固,短中長期均線均朝萬八關卡行進。
法人認為,未來是「AI on everything」,如手機AI生成式晶片將帶動記憶體產業再起,記憶體配備需要20GB以上,產業將受惠;聯發科新晶片天璣9300強大運算力,支持各類生成式AI功能,可望帶動2023年旗艦手機單晶片營收達到10億美元規模等。
13.美、台股高度關注GPU加速器大廠輝達(NVIDIA)即將在台灣時間22日公布財報及召開法說會,美國銀行發布報告表示,預計輝達財報將超過市場預期,市場期待台股AI伺服器供應鏈將受到激勵。
台股目前AI伺服器供應鏈有晶圓代工台積電,ASIC及IP矽智材聯發科、世芯-KY、創意、M31,AI伺服器組裝廠緯穎、廣達、緯創,銅箔基板(CCL)廠台光電、台燿,導軌廠川湖,機殼廠勤誠,電源供應器廠台達電、光寶科,散熱廠雙鴻、奇鋐等。
14.大江生醫(8436)營運回溫,第三季本業獲利季增四成,推進EPS達2.78元,累計前三季EPS為5.96元。大江發言人黃千恬20日在法說會表示,預期中國大陸與歐美市場明年將同步成長,目標是雙位數增長,毛利率維持今年約4成水準。
15.愈跌愈要進場撿便宜。國泰金控20日公布1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雖地緣政治及各國央行動向未明,月初有32.6%受訪者認為台股在未來半年會下跌,台股樂觀指數由10月的4.1直接轉-0.4,為九個月首度出現負值,但散戶「錢進股市」意願指數連續十個月正數,有28%受訪者有意逢低加碼,將手上現金或定存加碼轉入股市。
16.和椿(6215)20日舉行法說會,公司經營層指出,營運將聚焦Mini LED設備、半導體構裝設備、鏡頭組裝設備、PCB及ABF設備等領域,建立控制產品的生態系,鏈結重點產業,發展機器整合能力,以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17.三顧(3224)繼拿下台灣唯一具有PIC/S GMP先導工廠認證的細胞治療廠後,也積極搶進AI(人工智能)商機,攜手宏碁運用AI演算開發自體大腸直腸癌和肺癌治療,力拚明年第一季申請臨床,後續亦將與學研醫合作臨床,並打造智慧製造細胞工廠,預計可望掀起產業跟進風。
18.10月外銷訂單統計中,以接單貨品來看,光學器材達16.7億美元,年增13.8%、不僅是連三紅、更是近2年最大增幅;電子產品雖年減0.3%,但包括晶圓代工、晶片通路接單都由黑翻紅。
19.世界先進(5347)近日出現外資及投信法人連續買超動作,20日外資買超更逾十個月最大張數,並推升股價衝上近四個月新高。市場傳出,世界先進在新加坡興建第一座12吋晶圓廠可望於近期定案,內外資法人先進場卡位。就基本面而言,隨著客戶庫存恢復正常水位,世界先進也預期8吋晶圓明年市況將優於今年,也是法人看好原因。
20.聲寶集團桃園龜山「聲寶物流園區」20日開工,宣告聲寶龜山舊廠啟動轉型物流園區,聲寶總裁陳盛沺表示,全區占地約3.7萬坪,預計打造為6萬坪的國際物流園區,其中第一期A區面積3,600坪,預計明年第四季完工加入貢獻行列。聲寶訂出每坪月租金目標為1,000元,目前已有國際性物流公司洽詢進駐。
21.雲品國際超前部署企業尾牙與大型外燴商機,旗下宴會平台「君品Collection」接單價量齊揚,目前在手桌數已達1.2萬桌,目標力拚1.5萬桌,較去年的7,000桌倍增,尾牙起桌價亦從去年8,000元至1.2萬元,上增至1.2萬至2萬元,均價成長20%,亮眼成績可望挹注集團近億元。
22.2021年起,泰國成為PCB產業的China+1投資聚集地,中、日、台系PCB製造或上游材料業者,紛紛前往泰國投資設廠,以搶進東南亞在地化生產的蓬勃發商機。
目前已在泰國進行或規劃布局的PCB業者包括聯茂、台燿、泰鼎、台虹、欣興與華通,而下游包括組裝與電子零件廠則有台達電旗下的泰達電、金仁寶集團旗下的泰金寶、群光集團的群光與群電,以及電子大廠廣達,皆以在泰國當地落地發展。
23.蘋果首款VR頭盔裝置Vision Pro,步入上市之前的籌備階段,外電指出,這款售價預定為3,499美元,約新台幣10.7萬元,將於明年第一季在美國率先上市,供應鏈玉晶光、揚明光有望受惠。
24.緯穎看好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產業發展後勢,近年積極加速在台、墨及大馬等地擴廠,預計明年起各地新增產能陸續到位。同時,緯穎因應2030年要達100%使用綠電的目標,也在各據點積極導入並提高綠電轉供比,或以自然碳匯方式,加速各地產能到位前,達成減碳階段性目標。
25.人民幣挾強彈氣勢,在岸與離岸價上演大反攻行情。其中,在岸價從上周五收盤價7.2465元一路過關斬將、升破多個重要支撐關口,盤中最高來到7.1633元,單日狂飆逾800個基本點,升值幅度1%。離岸價同樣氣勢如虹,漲逾500個基點、約0.63%,雙雙創下逾三個半月新高。
26.美元指數重摔,加上外資回頭匯入,亞幣20日展開大反攻,新台幣強勁升值1.98角、升幅0.63%,終場收在31.658元,創8月3日來的逾三個半月新高,單日總成交量放大至18.37億美元,為當日第三強亞幣,僅次於日圓及人民幣各飆漲1.04%及1%。
27.今年大陸A股雖有官方利多政策迭出加持,市場人氣依舊冷淡。然而,瑞銀最新報告指出,預計2024年MSCI中國指數將有15%的上漲空間,其中,近年在大陸官方嚴管下低迷的互聯網,成為明年最被看好的行業。
28.大陸手機大廠小米集團20日港股盤後公布財報,第三季營收年增0.6%至人民幣(下同)708.95億元,不僅是六季以來首次單季收入按年增長,更略勝市場預期的705億元。小米第三季延續亮眼的利潤表現,期內經調整淨利年增182.9%至59.9億元,優於市場預期的46.5億元。
小米總裁盧偉冰20日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小米汽車2024年上半年量產的目標不變,整體符合預期,如果冬季測試順利的話,小米汽車按照原來的目標上市沒有問題。
29.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腳步不停,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近日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500億元人民幣/260億沙烏地里亞爾,協議有效期為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30.中央銀行20日公布第三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為272.2億美元,金融帳當季淨流出256.2億美元,金融帳已連續53季淨流出、為史上最長紀錄,累計7,879億美元,其中旅行支出逆差26.74億美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反應疫後首個暑期,民眾報復性出國旅遊的結果。
31.美國通膨壓力持續降溫,讓市場進一步預期聯準會(Fed)愈來愈接近完成其升息行動,從而刺激投資人大舉把資金投入風險性資產,資料顯示近期大量資金湧進全球股票基金和高收益債,代表市場的風險胃納變大。
32.大陸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官方再傳加碼支持政策。消息指出,大陸監管單位正草擬房地產商白名單,囊括新城發展、萬科和龍湖地產等50家國企和民企於其中,並提供給金融機構,尋求改善房地產業的融資,加大力度提振房地產業景氣。
33.由於市場傳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盟國組成的OPEC+打算進一步減產以提振油價,帶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日大漲,延續17日強彈走勢。
34.日本大企業今年大幅調薪後,準備明年繼續調薪,讓外界預期有助提高家庭支出,為日本央行讓超寬鬆貨幣政策退場提供必要條件。
各種來自企業、工會和經濟學家的指標都顯示勞動和物價等壓力,逼迫今年企業調薪幅度為逾30年來最大,這些壓力將持續至明年勞資談判的「春鬥」。(中性看待)
35.電信三雄企業客戶市占版圖角力白熱化!新電信三雄時代即將到來,在個人用戶方面,「新台灣大」與「新遠傳」的行動用戶將近逼中華電,而過去一向聚焦在行動、電商及家用寬頻的台灣大,上個月大動作宣布要以五大自研平台搶攻企業用戶市場,預料三方勢力未來在企業客戶市場的角力將更加白熱化。
36.高雄中崙農業區(原名鳳山五甲路農業區)的區段徵收,力經高雄縣市合併前後的4位縣市長,今年重啟爐灶,由於開發後前景看俏,激勵當地農地價格也扶搖直上,從20年前每坪約5萬元的行情,在多家建商從10年前開始布局,及近期的兩階段搶進後,已經飆漲至每坪18萬元,近期更直攻歷史最高價的25萬元。
37.利機(3444)看目前終端消費需求回升力道也不太明顯,但該公司積極擴大主力產品市占率,再加上持續布局新產品線挹注營收成長擴大,公司對明年營運成長持正向看法,在基本面看好下,20日股價攻上124元,再創歷史新高。
38.和康生(1783)總經理陳敬亭20日在法說會中表示,雖然今年受到大陸經濟情勢影響,營收成長力道趨緩,不過在產品認證齊全和推進新市場下,看好明年營收有續衝雙位數成長力道,淨利率拚維持25%。
和康生今年前十月營收5.19億元、年增5.85%,前三季EPS達1.67元,不僅超越去年全年,並改寫年度新高。
39.居家貿易類股受惠步入年終歲末改裝旺季,加上倉儲物流能力提升,及新展店挹注下,包括特力(2908)、振宇五金(2947)、詩肯(6195)有望一甩前三季財報低迷,第四季營運可望攀上年度高峰。
40.王品(2727)董事長陳正輝20日申報,自23日起至12月22日期間將以鉅額逐筆交易方式,轉讓共800張王品持股予樂恆投資公司。對此,王品集團表示,大股東為確保公司長遠發展及持股穩固,所以轉讓持股給控股公司樂恆投資,以股權的永續性支持專營經營團隊。(中性看待)
41.隨著AI伺服器、高速運算、車用等產品趨勢,帶動散熱需求大增,散熱大廠雙鴻(3324)Cold plate(水冷板)及液冷CDU產品將於第四季持續放量,第四季挑戰個位數季增,奇鋐(3017)則是3D VC於第四季量產,第四季表現會比第三季好,法人預估散熱雙雄第四季業績續旺。
B.利空因子:
1.據美國證券產業暨金融市場協會(SIFMA)最新數據顯示,各國央行與投資人持有美國公債的比例大幅下滑,從十年前約43%降至目前的30%,顯示海外買家對美債的需求下跌。
但在供應端方面,美國財政部今年淨發行2兆美元新債,改寫歷史新高記錄(排除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的舉債熱潮)。
2.經濟部20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統計,達528.7億美元、年減4.6%,連14黑。來自陸港澳的訂單年增1.2%,則結束連18個月負成長。經濟部預估,隨著AI爆發性成長、廠商去庫存逐見成效,11月將由黑翻紅,年增幅可達1.7%至5.7%。
3.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將結束,新台幣11月至20日狂升7.6角或2.4%,讓壽險業11月獲利拉警報,國外投資若未避險恐將出現匯兌損失,壽險公司現儘可能拉高NDF(無本金遠期外匯)避險比率,盼新台幣不要升太猛,以免最後兩個月獲利回吐。
4.裕隆、鴻海兩大集團合資的鴻華先進20日登創新板掛牌上市,首日股價破發未上演蜜月行情,盤中甚至一度重挫逾8%,但鴻華先進董事長劉揚偉信心滿滿表示,19日已拿到車(指納智捷n7),是他開過最好的車,並透露鴻華先進明年還將有新車款Model D亮相,規劃未來每年發表一輛新車。
5.美債殖利率未解除「倒掛」前,京城銀暫緩債券投資速度。京城銀行20日在第一金證券舉辦的線上法說中揭露,今年前三季海外債投資規模有減少趨勢,京城銀說明,由於美債殖利率倒掛,不利於養債,將會等到殖利率曲線正常化後,才會再積極布局。
6.政府持續打炒房措施,讓投資客似有撤退跡象,據國泰金控20日公布的11月國泰國民經濟信心調查,有33.3%受訪者認為現在是賣房時機,創13個月新高。國泰金分析,各區域房價已漲多,加上政府端出平均地權條例、房地合一稅2.0、囤房稅2.0等一連串打炒房政策,投資客出場意願增加,導致賣房意願增。
7.受到惡劣氣候攪局影響,全球糖價近日升抵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異常乾旱天氣令全球第二與第三大糖出口國印度與泰國收成銳減,導致全球供應下滑並持續推升糖價。
8.美國純電動車(EV)銷售放緩,讓車商和經銷商降價和推各種優惠來促銷。像許多車商推低利率促銷方案,讓民眾能購買較高價位EV。
現代汽車與福特等部份車商11月針對一些車款推出每輛最高7,500美元現金回饋。其他車商則推出更低月付或更短租期來吸引買家。(中性看待)
9.幾年前席捲於華爾街的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投資熱潮已經急速退燒!由於投資報酬率不盡理想,導致投資人大舉撤資,一些相關基金不是悄悄關閉,就是把名稱中的ESG拿掉。
10.升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衝擊房市交易,據信託公會統計,前三季成屋相關的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餘額降至542億元、年減42%,預售屋相關的預售屋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餘額分別為816億元、1.39兆元,合計1.48兆元,年成長14.33%,但低於去年同期增幅15.63%,尤其預售屋價金信託增幅從35%掉到5%。
11.亞洲11個地區共超過2萬名民眾顯示,亞洲地區超過六成民眾,每周至少會接觸到一次詐騙事件,且有40%民眾每周都遭受數次詐騙。最常被詐騙集團使用的媒介為電話及簡訊。在受訪區域中有高達8個區域,超過75%的受訪者表示,曾接過詐騙電話及簡訊。
但在數位服務的普及下,詐騙集團也迅速轉移攻擊目標,如WhatsApp、Telegram與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或是臉書及Instagram等社交軟體,皆淪為詐騙溫床。
12.品牌廠對於今年年終促銷季買氣保守看待,近期中國品牌又砍第四季採購訂單,造成11月電視面板價格跌幅擴大。IDC資深分析師陳建助預估,第四季電視面板採購量相比前一季恐將減少15%,預估50吋/55吋面板跌幅擴大到3美元、65吋面板價跌5美元,跌幅擴大1倍,這波跌勢恐將延續到明年第一季季底。
13.驅動IC公司敦泰(3545)20日公布10月自結獲利。10月合併營收為12.28億元,月減2.86%、年增7.5%,稅後淨利達0.2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1元。
法人指出,敦泰第四季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手機市場回溫與中國面板廠市占率提升,帶動公司TDDI與AMOLED Touch IC出貨量成長,10月營收雖維持高位,然ASP受到來自面板廠客戶壓力及市場競價,表現不如預期。
14.被動元件廠國巨(2327)合併法國施耐德電機高階工業感測事業部已在11月完成交割,本月二家公司將合併報表,有新事業挹注,加上擺脫十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的干擾,國巨11月營收可望重返成長,第四季雖有淡季效應,但有機會拚持平。
國巨10月營收達90.62億元,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月減4.21%、年減7.58%,而國巨在法說會上針對第四季展望,釋出季減5%的看法。(中性看待)
15.新台幣再度強勁升值,熱錢湧入台股,惟八大公股行庫扯台股後腿,再加上外資部分資金大舉鎖碼反向ETF,拖累台股大盤連三個交易日僅上漲80點,對照同一時間新台幣對美元累計大幅升值2.52角,台股表現平淡無奇並無激情演出。
16.國巨集團孫公司凱美(2375)召開線上法說會,業務總監暨發言人李彥儒表示,雖然被動元件庫存水位已降,不過客戶展望謹慎,因此現階段多以短單為主,第四季受到10月工作天數減少、12月盤點因素影響,預估本季營收季減3~5%,2024年受惠於今年的低基期,可望正向成長,但公司對PC、消費市場仍審慎。
17.矽力*-KY(6415)因股價異常波動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自結獲利,該公司自結10月營收13.93億元,稅前盈餘5,400萬元,稅後純益6,100萬元,年減77%,每股稅後純益(EPS)0.16元。矽力*-KY董事長陳偉上周於法說會時表示,本季度表現在急短單挹注之下,有望優於第三季。
矽力*-KY前三季稅後純益6.1億元,EPS 1.6元,若合計10月單月自結獲利,前十月稅後純益6.71億元,EPS達1.76元。
18.受鋼市不如預期拖累,中鋼(2002)今年前三季財報不盡理想,股價也一直在低檔徘徊,為提振投資人信心,自6日起實施庫藏股,累計2周的時間共買回2.74萬張,每股買回均價24.74元,執行率達到18.26%,法人態度也有調整,上周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756張。中鋼則表示,針對庫藏股成立了專案小組,截至目前為止的買回狀況符合預期,有信心今年度可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