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印尼千竹村計畫創辦人Arief Rabik 現身屏東分享竹產業永續實踐

印尼千竹村計畫創辦人Arief Rabik專題演講。圖/林業保育署提供
印尼千竹村計畫創辦人Arief Rabik專題演講。圖/林業保育署提供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2023年新興竹產業焦點論壇在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登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特別邀請印尼千竹村計畫創辦人,同時也是竹子種植、加工以及促進公私協力合作與投資的竹材專家Arief Rabik,從國際竹產業推動經驗談起,再由國內竹產業生產、技術加工及竹構推動領域專家,分享新興竹產業永續發展的實踐與亮點。期盼透過這次論壇活動,讓關心國產竹材產業的夥伴、民間團體以及消費者,了解竹產業未來的發展契機。

林業保育署表示,國內竹林面積達18.3萬公頃,過去因竹材使用習慣及產業型態改變,造成竹林長期荒廢,竹材生產斷鏈。行政院2021年10月核定「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以10年為期,由農業部統籌並結合跨部會通力合作,重新串聯從生產、加工、研發應用到銷售的整體產業鏈。今年是推動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第二年,已有階段性執行成果,本次論壇就竹材生產、技術升級、產業加值、竹構推廣等四個主題,與各界進行交流。

Arief Rabik以「重振經濟的竹村」為專題,分享印尼推動千竹村計畫,透過扶植恢復退化土地為經濟核心的村莊,強化印尼農村社區能力,使村莊居民利用竹產業獲得穩定生計的同時,更成為恢復退化土地之倡導者。

Arief Rabik表示,相較於6年前來台參訪,已可明顯感受到台灣竹材產業發展受到更多的關注與政策資源投入,以及在地社區、部落夥伴共同參與帶來的熱情與活力,希望能將國際推動成功經驗,提供給台灣參考與借鏡。

林業保育署強調,竹子是生長最快速繁殖力強,也是用途最廣的植物,4年就可成材利用,固碳能力高於一般木材,已被國際視為永續發展的戰略性自然資源。在呼應國際淨零碳排,增加碳匯、減少碳排趨勢下,妥善運用台灣竹材資源,發展全竹利用產業,共同創造在地就業機會,營造友善的生活環境,以具體行動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