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1)日上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辦「困難傷口不要慌 專業團隊我來幫」活動,由該院傷口照護中心主辦,舉辦長達一周的宣傳活動,設有「現代敷料」、「傷口照護」、「負壓運用」、「細胞治療介紹」、「營養支持」、「雷射應用」等六大主題闖關活動,盼透過有趣體驗讓民眾認識到正確的照護觀念,現場並邀請68歲的文黃女士分享其從被醫師判定截肢,到高醫整形外科後做重建手術治療之過程,免除下肢截肢的危機。
許多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疾病及免疫相關疾病患者,經常會為慢性傷口所苦惱,由於慢性疾病導致傷口癒合速度慢,照護過程漫長,又被稱為「困難傷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炫迪表示,臨床上傷口主類繁多,且發生轉機也不進相同,據科學文獻顯示,每年約有15%的傷口轉變為難以癒合的慢性傷口,其種類包括糖尿病足潰瘍傷口、下靜動脈潰瘍傷口及壓力性損傷傷口(褥瘡),一旦發生慢性困難傷口,將會威脅病人生命健康,若不幸發生截肢,將對病人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受到影響,因此,慢性困難傷口照護越來越受到全球衛生保健機構面臨的重要健康議題。
現場邀請到的就醫患者文黃女士表示,她本身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常規在其他醫院接受治療與追蹤,但在去年3月發生車禍後,造成雙下肢嚴重傷口,儘管經歷過多次清創手術仍無法治癒,甚至傷口呈現發黑狀況,求助其他醫院醫師皆是需要截肢,然而在去年9月經女兒朋友介紹下,至高醫接受整形外科林運男醫師的醫治,安排傷口皮瓣重驗手術及傷口照護,下肢傷口才慢慢痊癒,讓雙下肢不但免除截肢的危機,未來可以走得更長更久遠。
文黃女士及其子女呼籲有慢性傷口的病友,應盡早尋找有專業傷口照護團隊的醫院就醫,避免傷口惡化耽誤就醫時機,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黃炫迪說明,傷口照護中心的慢性傷口活動已經進行第三年,是院內支持的重點計畫,致力於介紹最新的醫療儀器、敷料、細胞治療給大家,該中心也結合整型外科、心臟血管內科、復健科及營養部,提供患者良好的照護,現場有許多廠商參與,期盼民眾能夠在活動過程中收穫滿滿。
此外,傷口照護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來,服務超過7000人,並建立保肢門診快速通關管道,並提供新式敷料及專業知識,運用遠距視訊服務,提供病人更方便即時的傷口照護,希望慢性病病人在傷口有潰瘍時,能夠及時就醫,若發現皮膚發紅、破皮等異常,即時尋求專業協助,才能避免傷口持續惡化,免於截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