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很熱!熱死人!「暴龍級」熱浪連番來襲,不僅讓人無精打采,更教人食不下嚥。為此,台北晶華酒店港籍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率廚藝團隊以「粗料細作」、「老菜新作」、「大菜小作」等烹調策略,為館內高檔粵菜餐廳〈晶華軒〉設計推出了一系列「消暑涼食」,這些抗夏美饌除「釣以清新」、清爽開胃外,形色更溫婉優雅、別有韻致,教人食慾大開。
「入口會想家,嘗了會流淚!」,鄔海明指著眼前〈豆豉香魚〉跟我說,該菜發想來自香港人成長中的共同記憶〈豆豉鯪魚罐頭〉,是一道帶有「念舊」情懷的「新老菜」。 鄔海明說,〈豆豉鯪魚罐頭〉價格便宜、味道濃郁,可以單獨配飯,對平常家庭而言,是很好的下飯菜,加上罐頭保存效期長,所以一般人家中多會備有這種罐頭。餓了,就打開罐頭配飯吃。就跟台灣人家中備有「海底雞」或「饅魚罐頭」一樣。
台灣鯪魚不好找,所以鄔海明以宜蘭的抱卵香魚代替,先煎炸至半熟後續以醬燒入味,接著淋上陳年豆豉與蒜末一同蒸製,包裹著鹹甜醬汁的帶卵魚身,入口醬香四溢,富層次的味道鹹香中帶有甘甜,確實是一「扒飯美食」。
但凡做到行政總廚或廚藝總監的大廚,多數都因工作重點在管理與研發,職高務繁、所以往往「述而不作」、少再執鍋拿杓、舞刀弄鏟的親自料理了。但鄔海明「既述且作」且「研」之有物,他領著廚房團隊採「粗料細作」、「 老菜新作」、「大菜小作」或「小菜大作」等策略,每季為餐廳研發設計新菜。
更難得的是,這位出身「粵菜黃埔軍校」香港利苑集團的大廚,秉「利盡各方,深知利人終利己;苑餚千百,人間美食集此家」的「校訓」,認真精研烹調之道。且鄔海明深諳現代行銷「 說故事」的重要性,所以,每回他為〈晶華軒〉設計推出的新菜,「復古中有新藝」、「懷舊中有回憶」,且道道有故事、菜菜有談資,不只媒體歡迎,更吸引饕客食客與吃貨嘗鮮試奇。
以〈凍滷水小吊桶〉為例, 看了菜名誰不想一試?此涼菜是用老廣稱為「小吊桶」的澎湖直送小卷,用白滷汁泡熟、放涼靜置,切塊上桌後淋上南薑香油提味,口感彈Q爽脆、入口鹹香開胃。
〈老罈酸菜捲〉說穿了就是泡菜,廚師用上等娃娃菜加入老滷汁並加入大紅袍、野山椒等十數種辛香料一同浸泡入味,入口酸香撲鼻。而〈晶華軒〉僅取最稚嫩的葉菜心捲成束狀呈盤,多此一工序,常民小食形色立馬升級成了帶有藝術氣質的「雅食」。
〈糟滷冬瓜件〉體現了「粗料細作」的細膩功夫,主廚將以糟滷、干貝絲混合成的滷汁浸泡冬瓜至熟,切成長形的冬瓜上桌前淋上香油、並點綴上分子球狀的黃酒醬汁,鮮甜軟嫩交織淡淡酒香,每一口都充滿驚喜與巧思。
〈酒糟風乾臘肉〉則是「老菜新作」,主廚取台灣梅花黑豬加入酒糟和花椒、八角等香料進行醃製,風乾數日讓部分水分蒸發,上桌前再以低溫舒肥方式烹調至熟,既保留了臘肉表皮的有滋有味,同時也讓肉身保留水分和脆度,搭配附上的京蔥一同食用,鹹香脆口讓人一試難忘。
〈凍馬友魚〉是以肉質細緻、油脂豐富「台灣第一名魚」午仔魚(港人稱馬友魚)泡漬鹽水去腥,入鍋蒸熟後再浸入滷水增味,再冷藏讓魚肉產生「凍膜」,出菜前剔骨去刺、以尺丈量切出帶著魚皮的長方形魚塊,成品魚身方正細緻,口感與風味雅緻。
油炸後配椒鹽,是瀨尿蝦最常見烹調手法,〈晶華軒〉本季則以冷食呈現。〈凍瀨尿蝦〉是選鮮活抱卵瀨尿蝦,以水煮烹調保留其原始鮮甜風味,另用蝦殼與白胡椒等香料熬製成高湯,淋在蝦肉上放入冰櫃至表面結凍,是一高雅鮮美的消暑蝦餚。
〈八寶冬瓜盅〉的冬瓜,是鄔海明親自跑到產地彰化北斗、挑選直徑長20公分、個頭圓潤碩大,滋味清甜的青皮冬瓜,搭配來自台東小農契作生產的廣東品種圓頭夜香花入饌。鄔海明在雕刻後的冬瓜內側抹少許鹽和紹興酒提味,再灌入上湯、並加入螺頭、蟹肉、干貝、明蝦、花菇、瑤柱、田雞,以及火腿與絲瓜等「八寶」,最後以猛火蒸燉半小時,使冬瓜、食材鮮美甘甜與與湯汁充份融合,成就清香撲鼻、入口溫順高級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