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陸正經歷長期的房地產衰退 外媒:IMF提議1兆美元救市遭拒

  • 中時即時 朱紹聖
IMF建議北京當局動用1兆美元資金完成未完工交付住房,但遭拒絕。(中新社)
IMF建議北京當局動用1兆美元資金完成未完工交付住房,但遭拒絕。(中新社)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中國大陸房市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動用中央政府1兆美元(約合新台幣32.6兆元)資金完成未完工交付住房的提議,但遭北京當局以「擔心救助預期及道德風險」為由拒絕。外媒指,此舉嚴重打擊了希望透過更有力的支持來提振房地產業的期望。

自由亞洲電台引述外媒報導,根據2日發布的對中國年度審查報告,IMF呼籲中國動用「一次性」財政資源,完成和交付預售房或賠償購房者。估計這項成本相當於中國4年內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5%;外媒估算,如按去年的GDP,這相當於近1兆美元。

但是,中國在對報告的官方回應中,幾乎完全排除了這一解決方案。「我們認爲應該繼續應用市場化和法治原則,來完成和交付住房」,由北京選出的IMF中國執行董事張正鑫在回應中說,「中央政府直接提供財政支持是不合適的,因爲這可能會導致對未來政府救助的預期,從而產生道德風險」。

報導說,IMF的評估暗示了中國面臨的挑戰規模。中國正經歷長期的房地產衰退,但仍不願意釋放大量的財政刺激或者採取救市措施。

法國興業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拉姆(Michelle Lam)表示,張正鑫的評論「有些令人失望」,並認爲如果情況繼續惡化,政府最終需要背離其做法並加強對住房市場的政策支持。

報導說,中國的房地產困境在過去兩年中成爲經濟增長的最大障礙。北京的做法似乎提供了些微幫助,以確保市場調整不會失控或引發金融危機。但當局不願意提供更多支持,部分原因是最高領導人決心將經濟增長動力從房地產轉向技術和製造業。

政府已敦促銀行向開發商和停滯的住房項目提供貸款,但未提供直接資金。

5月份,中國官方公布了迄今爲止最大的房地產救援計畫,由央行提供人民幣3000億元作爲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旨在去庫存。但計畫遠低於一些分析師所說的需要人民幣1兆至5兆元的更果斷解決方案。

最新數據也顯示,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根據中指研究院1日發布的數據,7月份,中國百城二手房價格比去年同期跌6.58%,環比跌0.74%,已連跌27個月,且連續4個月出現百城全跌的局面。

報導說,IMF還警告稱,中國「在高債務水準下,國內需求負面衝擊可能引發一段持續的通貨緊縮期」。IMF估計,在此情景下,中國2029年的實際GDP可能會降低5.4%,其中核心通膨率在5年內保持在負0.1%。這也可能導致中國貿易夥伴的增長放緩。

IMF還呼籲中國減少大規模使用工業政策,認爲這些政策可能會產生顯著的貿易外溢效應。據IMF的數據,從2009年到2022年,中國採用了大約5400項補貼。但據張正鑫的聲明,北京對這些建議的回應是,中國新興產業如電動汽車的崛起是由企業創新推動,而非補貼。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留言討論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