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時新聞網 盧伯華】今年夏天中共高層召開的2次重要會議,外界認為應該會有積極措施提振疲軟的經濟。不過,會議後發表的政策除了很多新辭彙之外,還下調利率並承諾採取更多支持消費措施,卻缺乏具體內容,讓外界認為是「雷聲大雨點小」。外媒指出,沒有對經濟下猛藥,是擔憂「弊大於利」,可能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所以還留一手以防萬一。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對於那些期待中國出台措施大力提振疲軟經濟的投資者來說,這個夏天令人失望。北京召開了2次重要會議:第3次中共中央委員全體會議,關注的是「長期經濟戰略」,以及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聚焦「短期經濟表現」,但是這兩次會議政策目標說得多,具體措施卻很少。
例如,三中全會後的公報用大量篇幅闡述「新質生產力」和「高質量發展」,這些詞匯傳達了希望將中國打造成科技強國的總體目標,但在提振經濟增長表現出較為謹慎的態度,兩者之間形成明顯的反差。雖然中國央行下調了利率,中共中央政治局承諾採取更多支持消費的措施,但這些承諾幾乎完全沒有具體內容,經濟問題根源的房地產行業基本沒有被提及。
報導認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原本是一次機會,可讓投資者、家庭和企業相信政府能夠掌控明顯放緩的中國經濟。用瑞聯銀行駐香港資深亞洲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的話來說,雖然如此,這次會議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在6月底於大連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演講時,以大病初愈來形容疫情後的中國經濟。他警告說,經濟上立即下猛藥,可能弊大於利。許多中國經濟學家也相信,如果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會導致資本外逃,而更多的財政支出恐將使已經債台高築的經濟雪上加霜。而政府全數收購爛尾房產,可能會加劇地產商的冒險作為。
報導表示,中共態度謹慎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川普宣稱當選後將中國進口商品加徵60%的關稅,這記猛拳將會造成更大的傷害。目前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的問題來說,可能是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所以才把猛藥留作後手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