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頂尖獵人頭: 從四個「樓層」看出人的發展性

《頂尖獵才公司的識人技術:無論工作、生活,只留對的人在身邊》書摘精選

以建築物來比擬人的內在,我們在看人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因為更有邏輯、有方法。圖/freepik
以建築物來比擬人的內在,我們在看人的時候會比較容易,因為更有邏輯、有方法。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人有「四個樓層」

從第2章開始,將正式進入具體的實踐方法。

想洞察一個人,我們該怎麼做?

如何提升識人的能力?這是可以訓練的嗎?

關於識人,幾乎沒有人受過正規的教育與訓練。在這種狀況下,盲目地行動也不會有結果。

我們必須先掌握「架構」,這是捷徑。

跟空手道或劍道很類似,一開始要先建立架構的概念。

有了架構的概念,才能夠有意識地試錯,在過程中進步。

有運動經驗的人應該都懂。

鍛鍊肌肉也一樣。盲目地重訓不會有效果,正確的動作和適當的負重,並且有意識地運用特定肌肉,規律、堅定地努力,才是祕訣。

每天的訓練,並不需要什麼天賦。

我希望大家可以抱持相同的想法。

在世界最頂端獵才公司磨練出來的祕密智慧,在此首次公開。我會依序詳細說明。

想提升識人的能力,我們可以把人視為一棟建築物,分不同樓層。不妨想像成是一棟地下室很深的建築物。

一樓是「經驗、知識、技能」,地下一樓是「能力」,地下二樓是「潛力」,最底層的地下三樓則是「原動力」。

從地面上的一樓、地下一樓到地下三樓,逐漸往下深入。

這種建築物應該不存在於世界上,但請發揮你的想像力。我想像的是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雖然外表看起來是玻璃金字塔,但是地底下卻大有乾坤。

地面上是容易被他人看見與了解,也容易改變的部分。越往下深入,就越難被看到與理解,也越不容易改變。

順道一提,「人是可以改變的嗎?」這是非常大的議題,目前的共識是,有容易改變的部分,也有不容易改變的部分。

以建築物來比擬人的內在,我們在看人的時候會比較容易。

因為更有邏輯、有方法。

請記住這個架構,並且有意識地試錯,累積經驗,之後你在看人的時候,就會看到他的內在宛如設計圖般浮現眼前。

是不是引起你的興趣了?

接下來,我們就依序「潛入」各個樓層。

►►地面上的「經驗」「知識」「技能」

一樓是容易看到、容易理解,也容易改變的東西,那就是「經驗」「知識」「技能」。

這些是相對表面的東西,從履歷表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只要如實傳達,不論是誰來看、誰來問,都相對不會出錯。容易理解、不會出錯,初學者也能很有自信地下判斷。

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面試都只接觸到這個樓層就結束。確認履歷表上羅列的經驗、知識、技能是否符合公司需求,然後做個簡單的性向測驗。

最後看看有沒有工作熱忱,然後就大功告成。這樣的面試真的很多。

只看建築物的一樓,就以為看到全貌。

舉例來說,有個人在履歷表上寫「規畫熱銷的啤酒銷售策略」,他可能真的締造了熱銷紀錄,但也可能只是團隊的一員,只是負責執行上頭交代的銷售方案。

「那個啤酒銷售策略原來是你做的。很厲害呢!」你一廂情願地將「經驗」擴大解釋,決定聘僱他擔任行銷主管,結果業績卻不見起色。

「怎麼會這樣?這個人到底是誰錄取的?」

這種招募失誤,經常發生在招募有工作經驗者的時候。

誤把只要有心思就能捏造出來的脆弱資訊,作為重要的選才依據。

►►地下一樓的「能力」是什麼?

想看得更精準一點,就必須潛入「地下樓層」。那麼,地下一樓有什麼呢?

那就是「能力」。

「能力」(competency)是人資領域經常使用的概念和手法,意思是「績效優異者的行動特質」。

一九七○年代,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麥克利蘭,應國務院的委託,研究相同學歷、證照、技能、知識水準等(一樓部分)的外交官,為什麼績效會有差異。因為這個契機,麥克利蘭提出「能力」的概念,並且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在美國人資領域普及。

所謂的能力,就是一個人「在什麼情境下,會採取什麼行動」,可以理解為既定的行為模式。

了解一個人的能力,就可以預測他「未來的行動」。

根據研究,人遇到類似的情境,往往會採取同樣的行動。

職場上,想看穿一個人,大概需要看五至七種能力,請參照圖10。

挑選經理級以上的主管時,最重要的是「成果導向」「戰略導向」「變革導向」。如果時間不夠,只看這三項也可以。

►►洞察對方能力的必要技巧

洞察一個人能力的必要技巧,就是「以故事為基礎的談話」。

重點不是對方的「意見」,而是「採取的行動=事實」。

舉例來說,面試者在前一份工作中,曾經因為部門內部的問題,影響與客戶的關係。這時,我們就要詢問他是如何解決問題,聆聽事件的經過。

○「你那時候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如果他的回答是:「我與同事協調,經營人際關係,最後解決問題。」就表示他具有「協作」「團隊」方面的能力。

如果他的回答是:「我重新檢視計畫,從根本防止問題再次發生。」就可以判斷他在「戰略」「變革」方面的能力應該不錯。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找結婚對象時,我們可以試著跟對方說:「我想聽聽你自豪的故事,還有歷經辛苦的故事。」

對於對方講述的故事,不能只是聽過就算了,那很可惜。

關於辛苦的故事,如果他說自己在大學時代「和社團社長不合」,那只是「意見」,沒有實質意義。

我們應該具體詢問:「你那時候做了什麼?」把焦點放在對方採取的「行動」,往下挖掘,如此才能獲取真正有用的資訊=對方的能力。

了解對方的能力,就可以預測,若未來兩人交往,遇到類似的狀況,他可能會採取什麼行動,能夠具體想像兩人的未來。

意見毫無意義,行動才是全部。

►►打斷再引導談話的技巧

要洞察對方的能力,有一個重點要特別注意。

那就是先聽故事,再以此辨別能力。

如果反其道而行,一定會失敗。

╳「你是戰略型的人嗎?」

╳「請說一些能顯示出你具備戰略思考的例子。」

像這種問法,對方一定會配合找出相關的話題。

這就像第一次約會就問人家:「你是個誠實的人嗎?請舉出相關事例。」非常殺風景,而且對方可能會捏造一些故事。

為了從故事中洞察能力,更具體的方法是先請對方談談「自豪的事」,出現有關你想要了解的能力時,可以稍微打斷,詢問以下問題來深入挖掘:

○「不好意思,這部分可以再多說明一點嗎?」

○「具體來說,你是怎麼做的?」

很多人認為,打斷談話很沒有禮貌。

但要是錯失時機,對方的思緒已經飄到其他地方,我們將失去直搗核心的機會。因此,不要害怕失禮,有必要就打斷談話,才是好的面試。

「為此你做了什麼?」「為了成功你特別在什麼地方下功夫?」請不要客氣,主動參與,大膽插話。

但要注意,不要讓場面變得像是在審問。炒熱談話氣氛,然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插入相關問題。

地下一樓的景色如何呢?不同於地面上的景色,這部分比較不容易看到,但是更接近本質,運用幅度更廣。

一旦我們掌握準確評估「能力」的技巧,即使面對的是運動選手、藝術家、廚師、藝人等非白領的職業,也能夠具體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成功。

到達這個境界,就大功告成了。

談戀愛也是如此,了解對方的能力與不足,才能夠發展成互相彌補、互相感激、互相分享的美好關係。

►►神祕的地下二樓是人的「潛力」

接下來,終於要踏入本書的核心深層世界。

能力再深入之後,究竟有什麼?幾乎對於所有的人來說,那都是未知的世界。

如同序章所述,這是F1賽車的世界,而我想讓F1賽車的技術,也能運用於一般道路。

►►倒入杯中的水

前面提到,人有「容易改變的部分」和「不容易改變的部分」。

地面上的經驗、知識、技能,還有地下一樓的能力(行動特質),都是透過學習與體驗形塑出來的東西,會隨之變化。

也就是倒進杯中的水。

那麼,杯子本身呢?就是地下二樓的「潛力=容器」。

人就像杯子一樣,不但大小各異,形狀、觸感也不相同。

可以說地面上和地下一樓的部分,是建立在容器的基礎之上。

這個杯子的容量是多少?目前的水量又是多少?了解這兩個部分,就可以知道還能再加入多少水。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成長空間」。

也就是說,杯子的大小代表一個人的「潛力」,注入的水就是「經驗、知識、技能」和「能力」。

兩者的差異便是還能再加入的水量,也就是「成長空間」。

►►潛力模型的時代

關於「成長空間」,億康先達與哈佛大學經過長年的共同研究,於二○一四年首次公開成果,也就是我接下來要解說的「潛力模型」。

「潛力模型」為人資領域帶來了一場小小的革命,顛覆以往只著重過去(經驗和實績等)的面試模式,指出解讀未來(成長空間)的必要性。

研發出這個模型的主導者是阿根廷知名顧問克勞帝歐.佛南迪茲─亞勞茲,他非常喜歡日本,曾經好幾次千里迢迢從地球的另一端飛過來,協助訓練日本辦公室的同事。

亞勞茲堅信,人的潛力、成長空間可以用四個因子來測量,分別是「好奇心」「洞察力」「共鳴力」和「決斷力」。這是經過分析調查大量樣本之後得到的結果。

我先介紹各個因子的定義,再來談運用方式和案例。

潛力因子① 「好奇心」

好奇心是基礎因子。

可以想像好奇心就如同母親一般,孕育出另外三個因子。如果只看一個指標的話,那就是好奇心。

用顏色來比喻,好奇心是紅色,這也是電影英雄經常使用的顏色。

好奇心指的是追求新的經驗、新的知識、坦率回饋的強烈能量,以及對學習和變化的開放態度。

潛力因子② 「洞察力」

洞察力以顏色來比喻,是藍色。想要吸引菁英的公司、教育機構,手冊或網站就經常使用沉穩的藍色。

洞察力指的是收集和理解暗示新的可能性的資訊的強烈能量。

潛力因子③ 「共鳴力」

共鳴力以顏色來比喻,是黃色。就像超級戰隊的黃色戰士,溫暖,會炒熱氣氛,很受大家的喜愛。

共鳴力指的是運用感性與邏輯傳達自己的想法和具說服力的願景,與人們連結的強烈能量。

潛力因子④ 「決斷力」

決斷力很難用顏色比喻,如果以英雄形象來類比,那就是有個性的黑色。

決斷力指的是喜歡有挑戰性的任務,從挑戰中獲得強大的能量,以及在逆境中迅速復原的能力。

文章來源:小野壯彥著《頂尖獵才公司的識人技術:無論工作、生活,只留對的人在身邊》,先覺出版提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

本網頁已閒置超過3分鐘。請點撃框外背景,或右側關閉按鈕(X),即可回到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