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態環保意識越來越受世界重視,針對TARA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會主席對於TARA海洋考察基金會有兩大重要使命,第一是探索海洋,進而對海洋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是分享研究成果,把海洋相關的科學知識讓更多人知道,藉以提高公眾環保意識。
20年來,基金會持續不斷地與世界頂尖科研中心合作,支持海洋科學的創新研究,並積極探索海洋生物的多樣性,藉此觀察及預測氣候變遷和汙染帶來的影響。守護海洋已經成為全民必須共同面對的急迫任務,基因會不斷地致力於提升公眾保育海洋的意識,告知可能面臨的各項挑戰,更特別注重年輕世代的海洋教育。由於TARA海洋考察基金會已經列席為聯合國的特別觀察員,因此能積極參與海洋相關的重要決策,同時也敦促國際間的合作。持續探索研究與保護海洋,即意味著我們能夠擁有更美好健康的地球環境與人類未來。
主席Etienne BOURGOIS針對20年的研究心得,他表示對於這些年僅運用一艘雙桅縱帆船,即取得豐碩的探勘成果感到非常自豪。這些探勘研究的豐富度與成功,來自團隊中每位成員的全力付出,從最優秀的科學家,到百分百投入的航海員,一點一滴累積而來。另外也提到從中學到很多,對於海洋有更深入的了解,也進而能對海洋進行更全面的守護,當然,接下來仍有許多探勘計畫要繼續執行。我能明顯感覺到,過去幾十年來,公眾對於海洋保護意識已有所提高,TARA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會很期待能繼續為海洋科學服務,並且盡可能地將成果與大家分享。
TARA海洋考察基金會的前瞻計畫,仰賴專業科學委員會來制定。科學委員會依據當前的研究分析、正在執行的考察任務,以及未來的組織架構等各個面向,制定長期的研究方向與計畫。目前執行中的「TARA Europa」探勘計畫,是由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引領的大型研究計畫TREC(Traversing European Coastlines)中的一部分。主要目標在於探索陸地與海洋中,因汙染造成的生物多樣性影響。在此次探勘計畫中,TARA探險船將與EMBL的移動實驗室合作,負責海洋的採樣。
這次在台灣合作的攝影展中,看到TARA從台灣前往香港的照片,談談它會在亞洲進行哪些研究呢?
Etienne BOURGOIS,主席Etienne BOURGOIS提到,這是2016年5月啟動的「TARA Pacific」探勘任務中的一環,整個探勘計畫歷時兩年半,總航行超過10萬公里,執行了2,677次的科學潛水,在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域中,完成史上最大規模的珊瑚考察。另外從東到西、再從南到北,TARA探險船跨越30個國家,在眾多地點收集了58,000個樣本。在這片極為遼闊的海域中,全世界超過40%的珊瑚群集中於此,之前從未以這種如此大規模的探勘。
從「TARA Pacific」探勘任務中獲得的研究數據,可以進行特殊的分析面向,將局部性的破壞(如汙染、都市化、土壤侵蝕與泥沙沉積)與全球性的影響(氣候暖化、海洋酸化)加以區隔,並針對受到影響的珊瑚群,以這兩種傷害帶來的破壞進行衡量評估。
主席Etienne BOURGOIS也補充,我覺得環境相關議題在目前已經相當普及,而這樣的民眾聲量,也促使各國公部門開始採取行動,制定環境保育政策,把海洋意識傳播得更遠、受到更多人關注。
2015年在巴黎舉辦的COP21(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締約國大會),當時來自民間的公民團體即大聲疾呼,要求政策制定者、媒體與每位地球公民注重氣候變遷對於海洋的影響,也因為這次的動員,海洋議題被納入《巴黎協定》中。TARA海洋考察基金會受邀擔任聯合國特別觀察員,有責任監督執政者制定有利於海洋保育的政策,同時也積極推動氣候、生物多樣性、國際公海、避免微塑膠汙染等重要議題。
來自全世界的科學家將搭乘全新的極地漂流基地「TARA極地站科學基地」,進行為期20年的北極探勘計畫,計畫預計持續至2045年。氣候學家、生物學家、冰川學家、海洋學家、藝術家、醫生、記者和航海員們將攜手合作,在TARA極地站科學基地中共同生活,於夜晚氣溫在-20°C至-52°C之間的北極冰洋中,進行觀測與探勘。
TARA探險船首度隨著海冰漂流到北極海域外圍探勘,迄今已經20年,當時進行了氣候變遷影響的觀測。最新的這艘TARA極地站科學基地,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即不僅是作為漂流觀測站,更是一個科學實驗室。TARA極地站科學基地的船體將被海冰包圍,身處其中,以加強法國與國際對地球最嚴峻的極端環境北極海域的認知與了解,進而發掘氣候變遷對於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特有物種適應能力帶來的影響。TARA極地站科學基地可以承受-20°C至-52°C的氣溫,在冬季時將承載12名工作人員;夏季時則有18名。對於海洋生態保育,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會更是展現對海洋生態的關注與熱情,共同維護海洋生態。